早秋

一见秋风心已惊,关河回望不胜情。

雾迷天上金茎影,月冷楼前玉笛声。

归兴总销尘土梦,閒愁空对短长檠。

杖藜更拟寻山去,何待他年学尚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早秋》描绘了秋天初临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一见秋风心已惊”,以直观的感受表达出对季节转换的敏感,秋风的到来仿佛触动了诗人的心弦。接下来的“关河回望不胜情”,通过“关河”和“回望”,展现出诗人对远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深深哀愁。

“雾迷天上金茎影,月冷楼前玉笛声”两句,运用了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雾中的“金茎”可能暗指皇宫或烽火台,月冷玉笛声则增添了凄清的氛围,寓言着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无奈。

“归兴总销尘土梦”,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然而现实中的忙碌和尘世纷扰使这一愿望难以实现,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閒愁空对短长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闲暇时分,诗人对着灯烛发呆,徒增无尽的忧思。

最后两句“杖藜更拟寻山去,何待他年学尚平”,诗人决定抛开尘世烦恼,寄情山水,期待能像东汉隐士尚平那样远离俗世,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面对早秋的独特心境。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丁戊山人还闽中诗(其一)

蚤从丹箓学神仙,脱悟真乘了内篇。

杖有百钱行自得,居惟一榻坐皆穿。

寻山但可如康乐,蹈海何须学鲁连。

临别揽衣空恋恋,几时谈笑复随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丁戊山人还闽中诗(其二)

木兰江上动深秋,千里谁怜汗漫游。

家共白云天外远,身同明月海边留。

秦人望逐桃花水,楚客悲生杜若洲。

来本无机归亦得,不知何处是菟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同丁戊山人游蒲涧寺

青蹊䆗窱绝尘氛,一派钧天下界闻。

龙去不收千日雨,鹤来还动满蹊云。

山瓢祗献长生酒,石室应藏内景文。

归去幔亭何日到,缄书先报武夷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心远亭探梅得霜字

京兆池亭万树芳,半临秋水半含霜。

风林暗折玲珑玉,雪径遥闻断续香。

萼绿解知神女色,额黄曾识汉宫妆。

江南地隔瑶台远,欲寄璚枝思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