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丁戊山人游蒲涧寺

青蹊䆗窱绝尘氛,一派钧天下界闻。

龙去不收千日雨,鹤来还动满蹊云。

山瓢祗献长生酒,石室应藏内景文。

归去幔亭何日到,缄书先报武夷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同丁戊山人游蒲涧寺》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首句“青蹊䆗窱绝尘氛”以青翠的小径深入山谷,隔绝了世俗的喧嚣与尘埃,营造出清幽的氛围。次句“一派钧天下界闻”则强调了蒲涧寺的声名远播,仿佛其宏大的佛法气息超越了凡尘。

“龙去不收千日雨,鹤来还动满蹊云”运用了龙和鹤的神话意象,暗示寺庙的神圣与祥瑞,即使龙离去,仍能留下长久的雨水,而仙鹤的到来则引来满路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色彩。

“山瓢祗献长生酒,石室应藏内景文”进一步描绘了寺中的修行生活,僧人们以山泉酿制长生酒,而石室里可能藏着珍贵的佛经或秘籍,体现了对超脱生死、智慧内省的追求。

最后两句“归去幔亭何日到,缄书先报武夷君”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一同归隐的愿望,希望能提前告知武夷君(可能指寺庙的主持或友人)他们的到来,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蒲涧寺的宁静、神秘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心远亭探梅得霜字

京兆池亭万树芳,半临秋水半含霜。

风林暗折玲珑玉,雪径遥闻断续香。

萼绿解知神女色,额黄曾识汉宫妆。

江南地隔瑶台远,欲寄璚枝思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镇海楼得凭字

历尽丹梯第几层,下临千仞若无凭。

石间细路萦红叶,松顶寒花络紫藤。

远目只随芳草去,清歌长共碧云凝。

三山波浪空愁思,谁蹑鸿鸾共上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和梁思伯宿宝陀寺

怜君独泛灵洲水,永夜空门坐寂寥。

云起半从山上石,月明还长涧边潮。

芝传隐诀行堪食,桂遇幽人或可招。

遥想焚香诵经处,更寻支遁问逍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粤州草堂春日试笔得歌字

谢家宾从有羊何,春日池亭载酒过。

紫气直从燕阙迥,青山还绕粤城多。

花沾瑞露低唫幌,鸟啭芳林杂棹歌。

闻道汉庭偏侧席,未须长恋钓鱼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