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落日欲低红未入。
悄悄暮峰凝立。疏林秀色荒寒。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晚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孤寂之感。
“江沙带湿”一句,以水边沙滩湿润的情形,开启了全诗静谧而淡远的意境。接着“莎露和烟泣”,则以细小草叶上的露珠与轻纱似的烟雾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凄凉气氛。
“落日欲低红未入”表明夕阳即将沉没,但余晖尚在,增添了一份哀艳。而“悄悄暮峰凝立”则是对远处山峰在暮色中渐渐显现的描绘,这种静谧之感,让人不由得生出无限遐想。
接下来的“疏林秀色荒寒”一句,通过稀疏树林中的枯枝败叶与荒凉的气息,强化了秋天的萧瑟感。紧接着,“频频驻骑回看”则透露出诗人在游历中不断回首往昔的动作,流露出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最后,“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一句,以梧桐树叶随秋风摇曳、飘落成碎片形象,隐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对远方眷恋之情。这里的“眉山”或许是对远方山峦的美好记忆的比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感怀之情,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不详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从来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无可有。
莫放隔帘风透。一枝相映孤灯。灯明不似花明。
细看横斜影下,如闻溪水泠泠。
断桥流水。香满扶疏里。忽见一枝明眼底。
人在山腰水尾。梨花应梦纷纷。征鸿叫断行云。
不见绿毛么凤,一方明月中庭。
雨润梨花雪未乾。犹自有春寒。
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数日之间。
想君行尽嘉陵水,我已下江南。
相看万里,时须片纸,各报平安。
凌乱败荷,既似沙莞,又如淝水。颠倒旌旗都靡。
馀花敧谢,又似乌江,骓兮不逝。虞兮奈尔。
凋柳萧骚,又如轵道,故老何颜对。因缘断。时节转。
自然如彼。自然如此。水边沙际。芦花摇曳。
唤住行人,蓼花妩媚。引翻游子。
又似江都酣夜延秋,建业望仙结绮。
月下心飞,风前骨醉。共苹花得意。
今看昔、后看今未。一回头,已百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