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竹石图唐解元最得意笔也图以自况诗以自悲余每展其图辄咏其诗不胜身世之感故复悲其意用其韵而赓和之(其一)

不充巨室材,不作明堂器。

顽碧与枯株,斤凿何由至。

晚节托此君,养我浩然气。

吾道贵知希,勿洒穷途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枯木与竹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不充巨室材,不作明堂器”两句,以枯木自喻,暗示自己并非社会中的显赫人物,没有成为权贵的材料,也没有被用于建造宏伟的殿堂,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顽碧与枯株,斤凿何由至”则进一步强调了枯木的自然状态,它未经雕琢,保持着原始的形态,这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描述,也是对内在精神的映射。诗人似乎在说,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并非通过外在的功名利禄来体现,而是源于内心的坚持和自我修养。

“晚节托此君,养我浩然气”中的“此君”指竹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诗人将自己比作竹子,表示在晚年时找到了精神的寄托,通过竹子的坚韧来滋养自己的浩然正气,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意志。

“吾道贵知希,勿洒穷途涕”则是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认为,真正理解并实践正确的人生之道的人是稀少的,因此在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挫折时,不应轻易落泪,而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追求内心的真理和道德的高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枯木和竹石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的自况,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坚守内心信念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枯木竹石图唐解元最得意笔也图以自况诗以自悲余每展其图辄咏其诗不胜身世之感故复悲其意用其韵而赓和之(其二)

嗟哉尔畸人,信非用世器。

文章自憎命,荣未悴先至。

窜身翰墨间,写此不平气。

开图吊书鬼,千载饮其涕。

形式: 古风

题陆叔平虎丘图周公瑕有诗

曾为虎丘主,惯蹑虎丘山。

踞石了公牒,呼僧款客关。

但寻花影对,常载月明还。

溪绿娇文縠,烟容矗玉鬟。

双龙长翳蚀,一壑自潺湲。

酒散鸟常狎,诗成云共閒。

布金登小果,就禄奉慈颜。

披图因泚笔,往迹梦中攀。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留题云起楼为春野老人赋

仙人好楼居,此语我所慕。

江湖有散人,云是伯嗈甫。

生长羔雁群,尘中抗高步。

青年即白头,心古貌亦古。

至孝出天性,疗亲割其股。

儿孙守籯经,不复问阿堵。

犹子太史公,高足策天路。

煌煌闾里间,况君乃诸父。

可以驱雷霆,可以走风雨。

胡为坐小楼,兀兀榕溪浒。

朝亦看云起,欲持云作脯。

暮亦看云起,欲持云作醹。

云起无冬春,君看无朝暮。

问云有何佳,问君意何取。

君笑但掉头,佳处难仆数。

欲识看云意,请去问老圃。

形式: 古风

张仪吉过访小园以诗见投用来韵却赠

商飙日云厉,灏气转江汜。

如何逗微寒,犹自蕴残暑。

物候乖其常,天运靡可恃。

有客来何方,翩翩集于此。

得无神已交,自谓肩可比。

男儿重肝胆,岂复惮千里。

不结堂上袜,不进圯下履。

欲寻霞外踪,愿结丘中轨。

相期拾白石,共煮榕溪水。

对彼东篱花,坐此嘉树底。

穷途交已绝,嗟我惟与尔。

先圣有微言,固穷乃君子。

寒暑委天运,勿复问行止。

片语已千秋,相与穷底里。

肯令山水音,再入世人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