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柳.饮山亭留宿

我本渔樵,不是白驹空谷。对西山、悠然自足。

北窗疏竹。南窗丛菊。爱村居、数间茅屋。

风烟草屩,满意一川平绿。问前溪、今朝酒熟。

幽禽歌曲。清泉琴筑。欲归来、故人留宿。

形式: 词牌: 谢池春

翻译

我原本是渔夫和樵夫,不追求虚幻的名利。对着西山,心满意足地生活。
北窗边有稀疏的竹林,南窗外则是丛生的菊花。我喜爱这样的乡村生活,几间茅屋就足够。
漫步在风中草丛,欣赏满眼的绿色平野。询问前边的小溪,今日美酒是否已经酿熟。
清脆的鸟鸣与琴声交织,泉水叮咚如乐。想要归去,友人却挽留我过夜。

注释

渔樵:渔夫和樵夫,指隐居生活。
白驹空谷:比喻虚幻的名利或无意义的事物。
悠然自足:悠闲自得,感到满足。
北窗疏竹:北面窗户边稀疏的竹林。
南窗丛菊:南面窗户边丛生的菊花。
村居:乡村生活。
茅屋:简陋的房屋。
风烟草屩:在风中草丛中漫步。
一川平绿:一片平坦的绿色原野。
前溪:前方的小溪。
酒熟:酒酿好。
幽禽:幽静的鸟儿。
琴筑:琴瑟一类的乐器。
故人:老朋友。
留宿:挽留过夜。

鉴赏

这首元代刘因的《风中柳·饮山亭留宿》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以渔樵自比,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享受着西山的悠闲与宁静。北窗的疏竹和南窗的丛菊增添了田园诗意,简朴的茅屋更显其心境淡泊。他漫步在风中,欣赏着满眼的青草和绿色原野,仿佛听到溪水潺潺和鸟儿的歌唱,还有清澈泉水伴着琴声。诗人被这美景吸引,询问溪边酒是否已熟,期待与朋友共饮。然而,友人却挽留他过夜,使得他的归意又多了一丝犹豫。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质朴,意境恬淡。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

柳梢绿小梅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惜花长是为花愁,殢酒却嫌添酒病。

蝇头蜗角都休竞。万古豪华同一尽。

东君晓夜促归期,三十六番花递信。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漏迟.泛舟东溪

故园平似掌。人生何必,武陵溪上。

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

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君试望。

远山颦处,白云无恙。自唱。

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

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

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花又放。

满意一篙春浪。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西江月.饮山亭留饮

看竹何须问主,寻村遥认松萝。小车到处是行窝。

门外云山属我。张叟腊醅藏久,王家红药开多。

相留一醉意如何。老子掀髯曰可。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送张大经

留在平生落落,休嗟世事滔滔。青云底柱本来高。

立向颓波更好。一片花飞春减,可堪万点红飘。

江花江月可怜宵。莫赋招魂便了。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