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堂独饮

夏篁解箨阴加樛,卧斋公退无喧嚣。

清和况复值佳月,翠树好鸟鸣咬咬。

芳樽有酒美可酌,胡为欲饮先长谣。

人生暂别客秦楚,尚欲泣泪相攀邀。

况兹一诀乃永已,独使幽梦恨蓬蒿。

忆予驱马别家去,去时柳陌东风高。

楚乡留滞一千里,归来落尽李与桃。

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

洛池不见青春色,白杨但有风萧萧。

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榴花最晚今又拆,红绿点缀如裙腰。

年芳转新物转好,逝者日与生期遥。

予生本是少年气,瑳磨牙角争雄豪。

马迁班固洎歆向,下笔点窜皆嘲嘈。

客来共坐说今古,纷纷落尽玉麈毛。

弯弓或拟射石虎,又欲醉斩荆江蛟。

自言刚气贮心腹,何尔柔软为脂膏。

吾闻庄生善齐物,平日吐论奇牙聱。

忧从中来不自遣,强叩瓦缶何譊譊。

伊人达者尚乃尔,情之所钟况吾曹。

愁填胸中若山积,虽欲强饮如沃焦。

乃判自古英壮气,不有此恨如何消。

又闻浮屠说生死,灭没谓若梦幻泡。

前有万古后万世,其中一世独虭蟧。

安得独洒一榻泪,欲助河水增滔滔。

古来此事无可奈,不如饮此樽中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绿竹堂独饮》,描绘了夏日竹林中的静谧与诗人独自饮酒的场景。首句“夏篁解箨阴加樛”写出了竹子生长的生机盎然,竹叶茂盛,阴凉宜人。接下来,“卧斋公退无喧嚣”表达了诗人闲暇时的宁静心境。

“清和况复值佳月,翠树好鸟鸣咬咬”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美好,月光皎洁,鸟语花香,诗人借美景抒发愉悦之情。然而,“芳樽有酒美可酌,胡为欲饮先长谣”又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尽管酒美,却因即将分别而生出哀愁。

“人生暂别客秦楚,尚欲泣泪相攀邀”表达出离别之痛,即使短暂分离,也令人感伤。诗人回忆离家情景,感叹时光易逝,春花秋月皆成过往。“榴花最晚今又拆,红绿点缀如裙腰”以榴花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壮志未酬,引用庄子的思想试图排解愁绪,但仍深感愁苦难消。他甚至想象自己能借泪水助涨江河,以抒发心中的悲愤。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菱溪大石

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

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

溪边老翁生长见,疑我来视何殷勤。

爱之远徙向幽谷,曳以三犊载两轮。

行穿城中罢市看,但惊可怪谁复珍。

荒烟野草埋没久,洗以石窦清泠泉。

朱栏绿竹相掩映,选致佳处当南轩。

南轩旁列千万峰,曾未有此奇嶙峋。

乃知异物世所少,万金争买传几人。

山河百战变陵谷,何为落彼荒溪濆。

山经地志不可究,遂令异说争纷纭。

皆云女娲初锻鍊,融结一气凝精纯。

仰视苍苍补其缺,染此绀碧莹且温。

或疑古者燧人氏,钻以出火为炮燔。

苟非神圣亲手迹,不尔孔窍谁雕剜。

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崙。

行经于阗得宝玉,流入中国随河源。

沙磨水激自穿穴,所以镌凿无瑕痕。

嗟予有口莫能辩,叹息但以两手扪。

卢仝韩愈不在世,弹压百怪无雄文。

争奇斗异各取胜,遂至荒诞无根原。

天高地厚靡不有,丑好万状奚足论。

惟当扫雪席其侧,日与嘉客陈清樽。

形式: 古风

新阳力微初破萼,客阴用壮犹相薄。

朝寒棱棱风莫犯,暮雪緌緌止还作。

驱驰风云初惨淡,炫晃山川渐开廓。

光芒可爱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

美人高堂晨起惊,幽士虚窗静闻落。

酒垆成径集瓶罂,猎骑寻踪得狐貉。

龙蛇扫处断复续,猊虎团成呀且攫。

共贪终岁饱麰麦,岂恤空林饥鸟雀。

沙墀朝贺迷象笏,桑野行歌没芒屩。

乃知一雪万人喜,顾我不饮胡为乐。

坐看天地绝氛埃,使我胸襟如洗瀹。

脱遗前言笑尘杂,搜索万象窥冥漠。

颍虽陋邦文士众,巨笔人人把矛槊。

自非我为发其端,冻口何由开一噱。

形式: 古风

雪晴

悠悠野水来,滟滟西溪阔。

晓日披宿云,荒台照残雪。

风光变穷腊,岁律新阳月。

冻卉意初回,绿醅浮可拨。

人闲乐朋友,鸟哢知时节。

岂止探芳菲,耕桑行可阅。

形式: 古风

黄牛峡祠

大川虽有神,淫祀亦其俗。

石马系祠门,山鸦噪丛木。

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

画船百丈山前路,上滩下峡长来去。

江水东流不暂停,黄牛千古长如故。

峡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绝无由上。

黄牛不下江头饮,行人惟向舟中望。

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

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