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提刑孙都官二首(其二)

真赏由来世上稀,几人相见不相知。

如今一字成华衮,岂识龙章与凤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真正的欣赏在世间本就罕见,有多少人能相互认识却不了解。
如今一个字就被赋予华丽的服饰,又有谁能真正理解龙的纹章和凤凰的姿态呢。

注释

真赏:真正的欣赏。
世上稀:世间罕见。
几人:少数人。
相见:相互遇见。
不相知:不了解。
一字:一个字。
成华衮:被赋予华丽的服饰(比喻文字的尊贵)。
岂:哪里。
识:理解。
龙章:龙的纹章,象征皇权或杰出人物。
凤姿:凤凰的姿态,象征高贵或美好的形象。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觏之手,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洞察。诗中的“真赏由来世上稀”表达的是一种物以稀为贵的观念,即真正的才能和品质在这个世界上非常珍贵,不是常见之物。而“几人相见不相知”则描绘了一个现实:即便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能够真切地认识到彼此的价值和才华的人也很少。这两句诗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识别和评价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

接下来的“如今一字成华衮”则转向了对现实的一种嘲讽。这里的“一字成华衮”指的是通过写上几个好看的字或者做出一些表面的功绩就能获得荣誉和地位,暗示社会上的浮夸之风。而最后的“岂识龙章与凤姿”则是在问,人们是否能够辨别出真正的才华与美德,就像古人用龙凤来比喻杰出的人物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上才能被轻易认可,而真才华往往被忽视的不满。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对当时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的一种批判,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和对真正文化与品德的重视。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提刑孙都官二首(其一)

病树难随万木荣,闭门终日自愁萦。

绣衣使者知何取,肯向民间问死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自勉

月欲东生日又西,莫随儿女醉明时。

黄泉一向埋愚鬼,不与人间史笔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自遣

富贵浮云毕竟空,大都仁义最无穷。

一千八百周时国,谁及颜回陋巷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论文二首(其二)

天宝年中事事新,长安还有谪仙人。

骑鲸去后无寻处,输与勾芒自管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