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提刑孙都官二首(其一)

病树难随万木荣,闭门终日自愁萦。

绣衣使者知何取,肯向民间问死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病树难以随着万木一同繁荣茂盛,我整日闭门独处,满心愁绪。
身着绣衣的使者你知道要获取什么,你是否愿意到民间询问生死之事?

注释

病树:比喻遭遇困境或衰败的事物。
荣:茂盛,繁荣。
闭门:关门不出,形容孤独或隐居。
愁萦:忧愁萦绕心头。
绣衣使者:古代官吏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指朝廷官员。
知何取:知道要获取什么信息。
肯:愿意。
民间:普通百姓,民间疾苦。
问死生:关心民生疾苦,询问生死问题。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的作品。开篇“病树难随万木荣,闭门终日自愁萦”两句,通过“病树”与“万木”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他不愿随波逐流,而是选择关闭门户,整日沉浸在自己的忧愁之中。这种情感可能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

接着,“绣衣使者知何取,肯向民间问死生”两句,则转向对统治阶级的批评。“绣衣使者”指的是穿着华丽服饰的官吏,他们往往不知道人民真正需要什么,只是机械地执行任务,而不去深入了解民众的生活与疾苦。诗人提出的问题,是在质疑这些官员是否愿意走进民间,亲自询问百姓的生死存亡,从而体察民情。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真挚,透露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通过这样的抒情和批判,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改善民生的迫切心情。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自勉

月欲东生日又西,莫随儿女醉明时。

黄泉一向埋愚鬼,不与人间史笔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自遣

富贵浮云毕竟空,大都仁义最无穷。

一千八百周时国,谁及颜回陋巷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论文二首(其二)

天宝年中事事新,长安还有谪仙人。

骑鲸去后无寻处,输与勾芒自管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论文二首(其一)

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

若见江鱼须恸哭,腹中曾有屈原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