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

汉家麟阁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

昼锦声名两荣耀,惟有信州如相州。

国南门头折杨柳,借问江津垂白叟。

住在行都四十年,曾见归舟似公否。

人言公与赤松期,飙车羽轮来何时。

云出云归俱是道,苦学赤松还未妙。

君不见补陀大士海复山,随喜却来观世间。

形式: 古风

翻译

汉家的麒麟阁上,众多的王侯显赫,他们的冠冕佩饰相连,历经了多少个春秋。
白天穿着华丽衣裳,名声显赫,只有信州如同古时的相州一样受到尊崇。
国都南门外,折下的杨柳轻摇,询问江边的老者,他是否见过像您这样的归舟。
他在京城居住了四十个年头,是否曾见过像您这样归来的人?
人们传说您与仙人赤松子有约定,何时乘坐风驰电掣的仙车羽轮归来呢?
无论是云起还是云散,都是修道的象征,但苦修成仙的道路还未到极致。
您可曾看见普陀大士,他在海上山间游历,又回到人间观看世事。

注释

麟阁:古代宫中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王侯:古代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昼锦:比喻荣归故里。
信州:古代地名,今江西上饶。
相州:古地名,今河南安阳。
江津:江边渡口。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飙车羽轮:形容超凡脱俗的仙人出行方式。
补陀大士:佛教中的观音菩萨。
随喜:佛教用语,表示随顺欢喜,不求回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陈福公赴任信州而作的赠别之作。诗中首先赞美了汉代麟阁中的王侯显贵,暗示陈福公此去信州也将如同昔日的勋臣一般,声名显赫。"昼锦声名两荣耀"一句,表达了对陈福公即将在故乡信州取得成就的期待。

接着,诗人通过询问江边的老者,传递出对陈福公长期在外任职的感慨,以及对他在行都生活四十年的回忆,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变迁。诗人以"曾见归舟似公否"提问,引出对陈福公归乡的想象和期待。

诗中提到"公与赤松期",暗指陈福公追求仙道,表达了对他的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认为即使学习仙道,也需谨慎,因为"苦学赤松还未妙",提醒他世间还有许多值得体验的事物。

最后,诗人以补陀大士为例,指出修行者应既能超脱又能入世,"随喜却来观世间",表达了对陈福公既能享受荣华富贵,又能保持超然心境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范成大的文人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知府秘书遣帐下持新诗追路赠行辄次韵寄上

冷云去仍来,冻雨落还歇。

平明一篙涨,珍重送船发。

端成南溪泛,宁复东堂谒。

何时公三日,请泽看山笏。

恩勤一未报,终古铭肌骨。

幡幡迹虽远,耿耿心不没。

门阑如水波,永印此孤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上晓雪纷集邦人以为善祥遂开宴以落之辄赋长句一篇以附风谣之末

碧瓦朱甍上牛斗,妙墨新题森锁钮。

使君笔力挽春来,一夜飞花暗梅柳。

南山与楼相对高,向来千载争雄豪。

八分三字一弹压,众峰戢戢如儿曹。

人间盛事天不隔,急催此雪成三白。

未论千古福邦人,先卜明年满冈麦。

东风酒面吹凝酥,不辞醉倒归相扶。

短歌万一传乐府,湛辈亦与公名俱。

形式: 古风

知郡检计斋醮祷雨登时感通辄赋古风以附舆颂

六月火云高偃蹇,使君有意怜焦卷。

一封红篆驿金龙,雨气倏随炉燎满。

风师避路雷车鸣,石破天惊檐溜倾。

不知稻本颇苏否,但觉溪声如百霆。

税驾朱幡未云久,造化功成屈伸肘。

我评兹事与天通,知公小试调元手。

清坛深夜宾众真,前驱霓旌后飙轮。

定有灵官识仙伯,报道紫皇思侍臣。

形式: 古风

范老前岁相别约归括苍便游四明今不知何地暇日有怀

春色重来意未阑,故人一去肯复还。

括苍洞天扫旧隐,补陀海岸寻神山。

杖屦云烟远游乐,衣裳风雪行路难。

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