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携樽酒作清游,行到方壶最上头。
山在断霞明处碧,水从白鸟去边流。
苦无妙句窥天巧,赖有名亭慰客愁。
从此江南添胜景,未应独数庾公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清游之情。"小携樽酒作清游",诗人带着小巧的酒具去进行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享受。"行到方壶最上头",则是在这种游乐中来到了一个叫做“方壶”的地方的顶端。
接下来的两句"山在断霞明处碧,水从白鸟去边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到之处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断霞"给人以山势雄伟、光线穿透云层而至的感觉,而"白鸟"则增加了一种生动和谐静的氛围。
然而在这宁静与自然交融的境界中,诗人却感到自己的文思不及周公,无法写出足以匹配眼前美景的妙句,这是一种文学上的自谦。"苦无妙句窥天巧",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不足和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赖有名亭慰客愁"一句,则转而肯定了名亭在抚慰游子愁绪中的作用。这里的“名亭”即是“高远亭”,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能够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两句"从此江南添胜景,未应独数庾公楼",则是在赞美这次清游之后,将这一美丽的自然与建筑相结合的景致加入到江南众多美景之中,而不应该仅仅将之比作庾信(庾公)笔下的楼观。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江南美景的深情和对自己的旅游经验的一种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以及对名亭文化符号的肯定,同时也展露了一种超越物质空间、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不详
岛石是处有,星辰曾霣无。
庄严成净土,怪诞出浮屠。
蜃气楼穿海,龙堆沙拥湖。
尽除金碧像,吾欲舍吾徒。
先生新布政,谁遣小儿来。
尔面何须识,其心端可猜。
有名高日月,无力救氛埃。
百世千秋后,闻风亦遽回。
颜舒且对清樽酒,昼永方浓翠幄阴。
环佩响溪寒浪急,画图藏谷绣烟深。
斑生石润苔纹乱,碧度云飞鸟影沉。
闲馆邃风来迥野,隔楼斜日转疏林。
万仞青空不可攀,天将飞瀑挂其间。
一双玉塔倚绝壁,两道白云腾半山。
覆器以攲嗟鲁庙,设瓴而建笑秦关。
春风一卷出山去,万里青秧抱瓮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