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登楼怀陈元孝》由明代诗人张家珍所作,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悲凉的秋日登楼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动荡时局的感慨。
首联“云气纵横一望秋,大江波浪撼扬州”,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展现秋天的辽阔与江水的汹涌,云雾在空中纵横交错,大江上的波浪似乎摇撼着扬州城,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
颔联“万山东锁城千雉,一雨西来风满楼”,进一步描绘了山与城的相对关系,以及风雨交加的场景。万座山峰仿佛将城市紧紧锁住,而一场从西面而来的雨,使得楼阁中充满了风声,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力量。
颈联“黄木夕阳人去后,新亭芳草泪应流”,转而聚焦于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夕阳下的黄木树下,人已离去,新亭边的芳草间,似乎能感受到诗人因怀念与哀伤而流下的泪水。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离别之痛的深深感慨。
尾联“谁怜飘泊干戈里,秋思长依鹦鹉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在战乱纷飞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自问有谁能理解自己在动荡中漂泊的生活,以及心中长久萦绕的秋日思念。鹦鹉洲作为地点的象征,不仅强化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也暗示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局和个人命运的复杂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