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净剃霜髭展旧真,自疑容貌是前身。
僧中独守三千戒,诗里闲销七十春。
僻寺藓深人少到,故山云好梦归频。
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赠朗上人》。王禹偁在诗中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佛法修行的理解与尊重。
首句“净剃霜髭展旧真”表达的是僧人剃去俗世的胡须,展示出本真面目,象征着回归到最初的纯净状态。接着,“自疑容貌是前身”则透露出诗人对轮回转世观念的一种迷茫感受,好像在质疑自己的容颜是否与前生有关。
“僧中独守三千戒”指的是僧人在寺院中独自遵循佛教中的三千条戒律,这些戒律是佛教徒为了修行、净化心灵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紧接着,“诗里闲销七十春”则描写了诗人通过吟咏诗词来消磨岁月,虽然年华老去,但心境依旧平和。
“僻寺藓深人少到”形容的是偏远古寺的环境幽静而不为世人所知,树木长满了苔藓,人们难以到达。随后,“故山云好梦归频”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山川的留恋之情,常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云雾缭绕的山峦。
最后两句“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则是说最近有人问及寺院中的禅修情况,但只有被放逐的臣子才会前往那遥远的西边边塞之地。这不仅描绘出一幅僧人隐居的生活图景,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日常修行、内心世界以及与自然环境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精神境界追求的深刻理解。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潘岳花阴覆杏坛,门生参谒绛纱宽。
西垣久望神仙侣,北部休誇父母官。
雨屐送僧莎径滑,夜棋留客竹斋寒。
何时儤直来相伴,三入承明兴渐阑。
织女溪前贫主簿,仙娥峰下旧词臣。
久栖枳棘方思替,谩带貂蝉不是真。
六里青山云簇簇,一条丹水石嶙嶙。
秋来魂梦应相似,同是帝城东畔人。
先皇忧蜀辍枢臣,独冒兵戈出剑门。
万里辞家堪下泪,四年归阙似还魂。
弟兄齿序元投分,儿女情亲又结婚。
且喜相逢开口笑,甘陈功业不须论。
溪边幽树好烟霞,别后春风几度花。
梦忆一岩红薜荔,心轻三事紫袈裟。
禅机悟了身无著,诗句高来鬓有华。
不遇苏州韦应物,昼公篇什向谁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