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笑问西风一叶舟。阿谁招我上,武林游。

岂知身世两悠悠。西湖好,孤负桂花秋。

应笑乐平侯。无端千百计,一场休。

愿将功烈阐皇猷。南飞雁,莫为稻粱谋。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舒頔的《小重山》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感慨的小令。开篇以"笑问西风一叶舟"起笔,诗人以轻松的口吻向西风询问,似乎在想象中乘舟泛游西湖的情景,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接着,"阿谁招我上,武林游"表达了诗人对未知邀请者的期待和对往昔武林游历的怀念,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岂知身世两悠悠"则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叹,感到人生如梦,身世飘摇不定。

"西湖好,孤负桂花秋"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尤其是秋天的桂花盛开,然而诗人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尽情享受,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惋惜之情。"孤负"二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下片转向对功名的反思,"应笑乐平侯"借乐平侯的典故,表达对追求权势的嘲笑,认为那些费尽心机的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无端千百计,一场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看破红尘的态度,认为过去的种种努力都化为了乌有。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愿将功烈阐皇猷",表示愿意放弃功名,将才能用于更有意义的事业,即"皇猷"(帝王的治国大业)。"南飞雁,莫为稻粱谋"以雁南飞比喻自己不再为生计奔波,而是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胸怀。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西湖景色的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116)

舒頔(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 字:道原
  • 籍贯:(今属安徽省)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怅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太常引

□□山色共承宣。君秩满、我迟延。几度醉花前。

曾怪杀、春山杜鹃。

菱花再照,鸾胶再续,应笑雪盈颠。深夜语婵娟。

也曾是、都门少年。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水龙吟

轻云阁雨还晴,苍黄又负端阳节。

去年今日,大鄣深处,寸肠千结。

好事无多,良辰难再,犹传遗孽。

看连城澒洞,大家愁恼,这光景、何时歇。

因想金陵佳丽,闹秦淮、龙舟称绝。

牙樯锦缆,翠冠珠髻,画阑罗列。

回首丘墟,满襟尘土,向人空说。

且停杯,容我离骚细读,吊罗江月。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庆陈仲洪造家庆楼

人间何处无楼,算来积善应难得。

操持一念,应乎万事,尽皆阴德。

伯仲怡怡,亲朋济济,云仍蛰蛰。

任才高王粲,兴同庾亮,谁敢与、元龙敌。

珍重刘郎好事,好溪山、为君拈出。

眼前标致,壁间图画,屏间松竹。

春晚凭高,秋晴眺远,翠红如识。

待他年,看取飞来五凤,记如椽笔。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