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幻

有起皆因灭,无暌不暂同。

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

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切的兴起都是因为衰败,所有的分离都会有暂时的聚合。
快乐最终变为悲伤,痛苦转瞬又成为空无。
紧接着如花生眼般短暂,很快就像烛光被风吹过。
再也找不到追寻的地方,只留下鸟儿飞过的痕迹在空中。

注释

有起:指事物的产生或兴起。
灭:衰败、消失。
无暌:没有分离。
暂同:暂时的聚合。
从欢终作戚:从欢乐的尽头变成悲哀。
转苦又成空:痛苦转变为空无,即忘却。
次第:紧接着,相继。
花生眼:形容事物出现和消失的快速。
烛过风:比喻时间短暂,如烛火被风吹灭。
更无寻觅处:没有任何可以寻找的地方。
鸟迹印空中:鸟儿飞过后留下的痕迹,象征着短暂而无痕的存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开篇“有起皆因灭, 无暌不暂同”表达了万物皆有成败,人与人之间难以长久相守的哀婉情怀。紧接着,“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则是说快乐的时光最终都会变为悲伤,而痛苦也会随风而逝,化为虚无。

“次第花生眼”这句话描写了时间流逝,春去秋来的自然景象。春天花开,夏日繁茂,秋季凋零,冬季荒凉,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面貌,就如同人的眼睛见证着这些变化。

“须臾烛过风”则是比喻生命的短暂和脆弱。蜡烛在风中摇曳,随时可能被吹熄,这正如人生在世,稍不留神便会消逝无踪。

最后,“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表达了对一切都无法追寻和把握的无奈,以及时间流逝后只留下片刻记忆。就像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它们的痕迹随即消散,难以捕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生动比喻,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访陈二

晓垂朱绶带,晚著白纶巾。

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

两飧聊过日,一榻足容身。

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迂叟

一辞魏阙就商宾,散地闲居八九春。

初时被目为迂叟,近日蒙呼作隐人。

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

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元家履信宅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过颜处士墓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闇尘。

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

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

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