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仗锡

何人仗锡过千峰,雨里风烟转不穷。

暗壑水声清决决,深岩花气湿濛濛。

遥知雪岭开亭近,旧说云乡有路通。

自恨青鞋踏城郭,仙游长在梦魂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谁人手持锡杖翻越千座山峰,风雨中景色变换无尽。
幽深山谷中水声潺潺,湿润的岩石上花香弥漫。
遥想雪山之巅的亭台临近,传说云乡之路曾经相通。
遗憾的是我只能穿青鞋在城市间行走,仙境的游历永远留在梦中。

注释

仗锡:手持锡杖,古时僧侣出行的象征。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暗壑:深邃的山谷。
清决决:形容水流清澈且声音响亮。
云乡:指仙境或虚无缥缈的地方。
青鞋:古人常穿青色布鞋,象征平凡生活。
梦魂:梦境或灵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游历山川的景象,诗人舒亶以"何人仗锡过千峰"起笔,形象地刻画出一位神秘的行者持杖穿越连绵千峰的画面,风雨中的景色变幻莫测,意境深远。接下来的"暗壑水声清决决,深岩花气湿濛濛"两句,通过细腻的听觉和嗅觉描写,展现出山涧流水清澈响亮,深谷中的花朵湿润而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氛围。

"遥知雪岭开亭近,旧说云乡有路通"两句,诗人想象着远处的雪岭上可能有亭台,暗示着仙境的存在,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诗人却只能遗憾地感叹,"自恨青鞋踏城郭",身陷尘世,无法真正踏上通往仙乡的道路。最后,他将这种遗憾与期待寄予梦境,"仙游长在梦魂中",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的仙人生活深深的向往和无尽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有山水之景的生动描绘,又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感慨,展现了宋诗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秋宴十洲阁

绿玉手持寻五岳,正应未识海边洲。

倚栏花木参差见,对岸笙歌次第游。

烟霁多疑九峰晓,波平全胜六鳌浮。

仙风坐隔红尘路,消得丹青诧此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道士归桐柏观

年来游尽海边山,独爱青青桐柏坛。

光射斗牛腰下剑,气吞龙虎鼎中丹。

白云千叠赤城晓,黄鹤一声华顶寒。

玉简姓名仙约在,洞天莫放酒杯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香山野步二首(其二)

空涧寒探月,高斋客聚星。

霜分破窗白,山献隔帘青。

窥水知僧定,占云识地灵。

时时惊鹤梦,木叶下危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香山野步二首(其一)

龙护空堂钵,云笼古殿灯。

经窗僧待月,茶井客敲冰。

惊雁回峰影,疏星亚塔层。

心清更无睡,未羡杜郎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