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归桐柏观

年来游尽海边山,独爱青青桐柏坛。

光射斗牛腰下剑,气吞龙虎鼎中丹。

白云千叠赤城晓,黄鹤一声华顶寒。

玉简姓名仙约在,洞天莫放酒杯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多年来遍游海边山峦,特别喜爱那青翠的桐柏神坛。
月光照亮了北斗与牵牛星间的宝剑,气势如龙虎炼丹般雄浑。
清晨的赤城山云雾缭绕,一声黄鹤鸣叫让华顶峰显得寒冷。
仙人的名字写在玉简上,约定在仙境中切勿让酒杯空了。

注释

年来:多年。
游尽:遍游。
海边山:海边的山峦。
独爱:特别喜爱。
青青:青翠。
桐柏坛:桐柏神坛。
光射:月光照射。
斗牛:北斗与牵牛星。
腰下剑:宝剑。
气吞:气势如。
龙虎:龙虎。
鼎中丹:炼丹。
白云千叠:云雾缭绕。
赤城晓:清晨的赤城山。
黄鹤一声:一声黄鹤鸣叫。
华顶寒:华顶峰寒冷。
玉简:玉制的简册。
姓名:名字。
仙约:仙人的约定。
洞天:仙境。
莫放:不要让。
酒杯乾:酒杯空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所作的《送道士归桐柏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教胜地桐柏观的深深喜爱,以及对道士的祝福和对仙道生活的向往。首句“年来游尽海边山”体现了诗人遍游名山的经历,而“独爱青青桐柏坛”则点明了他对桐柏观的独特情感,青翠的桐柏象征着清修与长寿。

“光射斗牛腰下剑,气吞龙虎鼎中丹”运用了道教神话中的元素,将道士的形象描绘得威严而神秘,暗示其修炼有成,剑气冲天,炼丹有术。接下来的“白云千叠赤城晓,黄鹤一声华顶寒”,通过描绘清晨的赤城山和华顶峰的景象,烘托出道士出尘脱俗的生活环境,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两句“玉简姓名仙约在,洞天莫放酒杯乾”表达了诗人希望道士能在仙境中遵守仙人的约定,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同时也不忘饮酒作乐,增添了生活情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道士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香山野步二首(其二)

空涧寒探月,高斋客聚星。

霜分破窗白,山献隔帘青。

窥水知僧定,占云识地灵。

时时惊鹤梦,木叶下危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香山野步二首(其一)

龙护空堂钵,云笼古殿灯。

经窗僧待月,茶井客敲冰。

惊雁回峰影,疏星亚塔层。

心清更无睡,未羡杜郎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寄台州使君五首(其四)

几夜骊珠落蔀家,直疑光燄映朝霞。

彩毫写就千篇赋,红烛才烧一寸花。

卓荦高情欲飞动,淋浪醉墨半攲斜。

阳春白雪知难继,捧对空惊衮绣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台州使君五首(其三)

赤城山下万人家,隐隐烟霄隔海霞。

石上仙书留鸟迹,碗中佛供落天花。

参云台树寒阴直,照日旌旗暖影斜。

遥想铃斋无别事,只缘风景费才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