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秋雨初晴,青山红树显得分外明丽。山路突然转陡,让人怀疑到了尽头。忽然看见弯曲的水流附近有人家。竹篱茅屋,酒旗沙岸,形成了一簇村市。
只恐凄凉的思乡之情升起。凤楼渺远,回首空自望。今晚将会宿在哪座孤馆中呢?秋雁一声长鸣,残月映照半窗。总是离人的眼泪。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锦树:指被秋霜染红的树木。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凤楼:妇女的居处,这里代指家中的妻子。
谩:徒然、空自。
凝睇:凝视,注视。
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晴后山间小径的清新景象。"碧山锦树明秋霁",以碧绿的山峦和鲜艳的树木映衬着明亮的秋日晴空,画面生动而宁静。随后的"路转陡、疑无地",写出山路曲折,给人带来瞬间的迷失感。

接着,词人笔锋一转,描绘出眼前惊喜的一幕:一条清澈的溪流旁,有几户人家聚集,竹篱茅舍,酒旗飘扬,构成了一幅质朴而温馨的乡村集市图景。然而,这美景却触动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凄凉只恐乡心起",他担心自己会被这份乡愁所困扰。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词人遥望远方的家乡,但距离遥远,只能徒然凝视。在夜晚的孤馆中,"一声征雁,半窗残月",孤独的雁鸣和半窗的冷月,更增添了离别的哀伤,仿佛每一声都是离人的泪水。

整体来看,曹组的《青玉案》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旅途中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6)

曹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 字:元宠
  • 籍贯:颍昌(今河南许昌)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青琐窗深红兽暖,灯前共倒金尊。

数枝梅浸玉壶春。雪明浑似晓,香重欲成云。

户外马嘶催客起,席间欢意留人。

从他微霰落纷纷。不妨吹酒面,归去醒馀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品令

乍寂寞。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

窗儿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

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著。

形式: 词牌: 品令

点绛唇

沈醉归来,洞房灯火闲相照。夜寒犹峭。

信意和衣倒。春梦虽多,好梦长长少。纱窗晓。

凤帏人悄。花外空啼鸟。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一)咏御射

秋劲风高,暗知斗力添弓面。靶分筠干。

月到天心满。白羽流星,飞上黄金碗。胡沙雁。

云边惊散。压尽天山箭。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