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秋夜有感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

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

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

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

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

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

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翻译

秋天的景色正浓,天气凉爽夜晚宁静,刚刚经历过风雨洗礼。
弯月像一把镰刀,稀疏的云朵半遮星辰,银河闪烁如破碎的玉带。
凉风习习,透入门窗,竹席上也感受到阵阵凉意,长夜漫漫,静悄悄地难以入睡。
起身在室内徘徊,倚着栏杆深思,一时之间思绪万千。
漂泊江湖的游子,近年来身体衰弱多病,只能感叹岁月匆匆流逝。
过去的往事已成尘埃,新的忧虑如同枷锁,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我内心。
陵墓荒凉,中原遥远,只有满心的清泪。
点燃蜡烛,唤来童仆取酒,只想借酒浇愁,一醉方休。

注释

秋色:秋天的景色。
好天:美好的天气。
风雨初霁:雨后初晴。
缺月:不完整的月亮。
的烁星河:闪烁的银河。
爽来:凉爽的感觉。
枕簟:竹席。
夜永:长夜。
江湖倦客:漂泊在外的人。
岁华:岁月。
往事:过去的经历。
新愁:新的忧虑。
五陵:古代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区。
中原:中原地区。
清泪:清冷的眼泪。
烛兰缸:点燃的蜡烛。
径醉:痛饮至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景的画面,诗人在凉爽的夜晚,感受到秋意渐浓,心中万千思绪。开篇“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几句,便设定了整个诗境的氛围,秋色浓重,夜晚凉爽,风雨刚过,天气转晴。

接着,“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空图景。月牙初现,轻薄的云层掩映其间,星辰点缀,如碎玉般散布在星河之中。

“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则透露出诗人无法入睡的心境。秋风送爽,窗棂之间微有凉意,枕上也感到一丝清凉,但长夜难眠,心中所思所感,无从释怀。

“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显示了诗人在深夜中的不宁静。他起身徘徊,靠着栏杆久久地凝视,内心涌动着无数的感慨和思念。

“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则是诗人自况,自己如同一位长久漂泊在外的旅人,年岁增长,身体也渐渐衰弱,只能坐在那里感慨时光易逝。

“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无法挽回,新的忧愁又如同枷锁一般紧紧束缚着他的心灵。这些感受与思绪,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内心的深处。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这里的“五陵”指的是历史上的五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的名字如同枯叶般萧瑟,而“中原杳杳”则是对故土的怀念之情。诗人在深夜里,只剩下满胸的清泪,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无限留恋和难以排解的情感。

最后,“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在这种心境之下,他选择点燃蜡烛,叫来小童取酒,以饮酒来暂时忘却这些忧愁和思绪,寻找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以及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思,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一种深沉的悲凉与无奈。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玉蝴蝶

万古秣陵江国,舣舟烟岸,千里云林。

故垒高楼,凝望远水遥岑。

景阳钟、那闻旧响,玉树唱、空有馀音。感春心。

六朝遗事,萧索难寻。

甘泉法从弟兄芝玉,顾我情深。

契阔相思,岂知今日共登临。

对尊俎、休辞痛饮,伤志节、须且高吟。柳摇金。

断霞轻霭,残照西沈。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押[侵]韵

江城子(其一)新酒初熟

老饕嗜酒若鸱夷。拣珠玑。自蒸炊。

篘尽云腴,浮蚁在瑶卮。

有客相过同一醉,无客至,独中之。

曲生风味有谁知。豁心脾。展愁眉。

玉颊红潮,还似少年时。

醉倒不知天地大,浑忘却,是和非。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瀑布

琉璃滑处玉花飞。溅珠玑。喷霏微。

谁遣银河,一派九天垂。

昨夜白虹来涧饮,留不去,许多时。

幽人独坐石嵚崎。赏清奇。濯涟漪。

不怕深沈,潭底有蛟螭。

澒洞但闻金石奏,猿鸟乐,共忘归。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二)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右持螯。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