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诸葛祠

孤云何其高,明月不可系。

灼灼抱此心,与世自泾渭。

释来从所欢,感乱亦歔欷。

咨惟今之人,窃国未云耻。

白首入吴市,秋风恐燕水。

区区袁与曹,等是刺客耳。

而我于其间,秉义不敢坠。

袁音回衡飙,清义动幽邃。

天心固难亮,吾独信所履。

溶溶日间云,漠漠点寒砌。

饥鼯堕苍瓦,澹薄公所憩。静然想英姿,孤怀亦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作品,名为《谒诸葛祠》。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孤高情怀和不屑于世俗的超脱态度。

"孤云何其高,明月不可系。灼灼抱此心,与世自泾渭。"

这四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之感,云高月远,象征着难以触及的心境,而这种情怀与世俗格格不入。

"释来从所欢,感乱亦歔欷。咨惟今之人,窃国未云耻。"

诗人表达了自己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但面对世事的混乱时,也难免产生悲伤。而对于当代的人们,诗人感到失望,他们并不以窃取国家为羞耻。

"白首入吴市,秋风恐燕水。区区袁与曹,等是刺客耳。"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的苍老孤独,以及对历史上袁、曹等刺客的冷淡评价,他们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等同于普通刺客。

"而我于其间,秉义不敢坠。袁音回衡飙,清义动幽邃。"

诗人强调自己虽身处乱世,但仍坚守着自己的正义和清廉之心,这份操守如同袁姓之人的声音回荡在衡山之巅,如幽深的谷地中流淌的清泉。

"天心固难亮,吾独信所履。溶溶日间云,漠漠点寒砌。"

诗人认为天意难以预知,只能相信自己脚下所踏实的道路。外界的云烟变幻,时间的流逝如同积冷的石砌。

"饥鼯堕苍瓦,澹薄公所憩。静然想英姿,孤怀亦差?"

最后几句写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往昔英俊时刻的回忆,那份孤独的情怀也似乎在询问自己是否也有所遗憾。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坚守个人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40)

刘希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字:延之(一作庭芝)
  •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 生卒年:约651年-约680年

相关古诗词

嵩岳闻笙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形式: 古风

蜀城怀古

蜀土绕水竹,吴天积风霜。

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

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

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

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玄龟埋卜室,彩凤灭词场。

阵图一一在,柏树双双行。

鬼神清汉庙,鸟雀参秦仓。

叹世已多感,怀心益自伤。

赖蒙灵丘境,时当明月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入塞

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

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右台监察邓茂迁左台殿中

惟昔参多士,无双仰异才。

鹰鹯同效逐,鹓鹭忝游陪。

入仕光三命,迁荣历二台。

隔墙钦素躅,对问限清埃。

紫署春光早,兰闱曙色催。

谁言夕鸟至,空想邓林隈。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