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鹿行

白羽红旌绕山麓,争向山南射奔鹿。

猎夫举网常苦辛,谁寝其皮食其肉。

腹中着子初成斑,梅花碎点真珠圆。

双桃压髻玉簪短,去作谁家头上冠。

贵家金多逐时好,尚蹙蛾眉嫌不早。

一皮可直三万钱,竞作苞苴当珍宝。

大者有茸胎有纹,举无遗族如何冤。

玉缨琼弁者谁子,始作此俑知非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射鹿行》由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描绘了古代狩猎场景与社会现象,充满了深意。

诗开篇“白羽红旌绕山麓”,以“白羽”和“红旌”渲染出狩猎活动的热烈氛围,山麓处布满了猎人的旗帜与箭矢,预示着一场激烈的追逐即将展开。“争向山南射奔鹿”进一步描绘了猎人们在山南追逐鹿群的激烈场面。

接着,“猎夫举网常苦辛”揭示了狩猎并非易事,猎人们在捕捉动物时往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谁寝其皮食其肉”则反映了猎物的命运,它们的皮毛和肉将被人类所利用,成为衣食之源。

“腹中着子初成斑,梅花碎点真珠圆”描绘了鹿群的美丽,鹿的斑点如同梅花般美丽,又如珍珠般圆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双桃压髻玉簪短,去作谁家头上冠”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鹿角的形状,如同女子头上的装饰,暗示了鹿角在当时社会中的价值与地位。

“贵家金多逐时好,尚蹙蛾眉嫌不早”揭示了社会上层对鹿皮和鹿肉的追求,即使在鹿皮价格高昂的情况下,仍有人不惜代价获取,甚至不惜皱起眉头,显示出社会的奢侈与贪婪。

“一皮可直三万钱,竞作苞苴当珍宝”强调了鹿皮的经济价值,每张鹿皮可以卖出高价,甚至成为贿赂的工具,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

“大者有茸胎有纹,举无遗族如何冤”表达了对鹿类命运的同情,指出即使是大鹿也难逃被猎杀的命运,这种无情的行为令人感到悲哀。

最后,“玉缨琼弁者谁子,始作此俑知非贤”以反问的形式,对那些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采取残忍手段的人提出了质疑,表达了对人性中自私与残忍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督耨词

十里一候五里置,渡海梯山来万里。

赐入长安卿相家,夜暖金猊香彻髓。

琼香入骨作晓酲,斗帐烧烟隔秋水。

青娥添火窗欲明,红锦薰衣人未起。

梅花不用波律来,零藿何劳香传记。

兰闺半掩春昼长,参差吹竹罗红妆。

令君一去三日香,更遣小儿缝紫囊。

夜来宾客满高堂,谁家有女嫁韩郎。

形式: 古风

汉宫词

汉宫五月多南风,宫槐覆砌花阴浓。

彤庭破晓瑞雾薄,宝槛茙葵迎日红。

池面鸡头青蹙衄,菖蒲有花池水绿。

殿阁风清白日长,五丝结綵献君王。

汉皇年来新受箓,自篆天书辟邪毒。

六宫此日多欢娱,就中何人恩宠殊。

黄金钗横绛囊小,争带君王亲写符。

形式: 古风

竞渡曲

江风猎猎吹红旗,舟人结束誇水嬉。

短衣青帽锦半臂,横波鼓鬣飞鲸鲵。

江潮漫漫江水阔,浪花击碎千堆雪。

画桡擘水挽不回,白羽离弦箭初脱。

岿来醉作踏浪歌,应笑吴儿拜浪婆。

朱楼相映绿阴里,两岸人家欢乐多。

饭筒角黍缠五綵,楚俗至今犹未改。

日暮空歌何在斯,不见三闾憔悴时。

形式: 古风

牛女行

天孙晓织云锦章,跂彼终日成七襄。

含情倚杼长脉脉,灵河南北遥相望。

天风吹衣香冉冉,乌鹊梁成月华浅。

青童侍女骖翔鸾,玉阙琼楼降华幰。

明朝脩渚旷清容,归期苦短欢期远。

昔离今聚自有期,天帝令严何敢违。

犹胜姮娥窃仙药,一入广寒无嫁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