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渡曲

江风猎猎吹红旗,舟人结束誇水嬉。

短衣青帽锦半臂,横波鼓鬣飞鲸鲵。

江潮漫漫江水阔,浪花击碎千堆雪。

画桡擘水挽不回,白羽离弦箭初脱。

岿来醉作踏浪歌,应笑吴儿拜浪婆。

朱楼相映绿阴里,两岸人家欢乐多。

饭筒角黍缠五綵,楚俗至今犹未改。

日暮空歌何在斯,不见三闾憔悴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竞渡曲》描绘了宋代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充满了生动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首先,诗人以“江风猎猎吹红旗”开篇,通过“猎猎”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江风的强劲,红旗在风中飘扬,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氛围。接着,“舟人结束誇水嬉”一句,点明了参与者的兴奋与自豪,他们准备充分,跃跃欲试。

接下来的几句,“短衣青帽锦半臂,横波鼓鬣飞鲸鲵”,通过服饰细节展现了参赛者们的装扮,以及他们与水的亲密接触,仿佛鲸鲵般在水中自由游弋。紧接着,“江潮漫漫江水阔,浪花击碎千堆雪”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江面的广阔与浪花的翻腾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

“画桡擘水挽不回,白羽离弦箭初脱”则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示了划桨的技巧与速度,以及箭射出时的迅猛,进一步渲染了比赛的紧张与激烈。

“岿来醉作踏浪歌,应笑吴儿拜浪婆”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幽默感,将严肃的比赛场面与轻松的民间习俗巧妙结合。

最后,“朱楼相映绿阴里,两岸人家欢乐多”描绘了比赛周围的景象,朱红色的高楼与绿树相互映衬,两岸的人们欢声笑语,共同庆祝这一盛事,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饭筒角黍缠五綵,楚俗至今犹未改”提到了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以及这一习俗的延续,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日暮空歌何在斯,不见三闾憔悴时”则以历史人物屈原为引,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也融入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是一幅生动而富有深意的民俗画卷。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牛女行

天孙晓织云锦章,跂彼终日成七襄。

含情倚杼长脉脉,灵河南北遥相望。

天风吹衣香冉冉,乌鹊梁成月华浅。

青童侍女骖翔鸾,玉阙琼楼降华幰。

明朝脩渚旷清容,归期苦短欢期远。

昔离今聚自有期,天帝令严何敢违。

犹胜姮娥窃仙药,一入广寒无嫁时。

形式: 古风

双鹄飞行

忆昔江乡遭乱离,两翁避地双鹄飞。

一鹄南翔一鹄北,北鹄堕地南鹄栖。

天长地远去不返,巢倾卵覆令人悲。

去年贼兵初聚党,今岁王师方解围。

舂陵万户才有几,骆谷一家空独归。

归寻故里不知处,白骨支撑满涂路。

城西有屋无人居,城东有地无屋庐。

仿佛相从旧游处,泪栖双睫还欷歔。

形式: 古风

燕衔柏行

双燕何时来瀚海,寄巢脩椽巢不改。

春深巢稳初养雏,双雏引颈仰哺呼。

雄将雌出双雏孤,雏危堕地声呱呱。

雌随雄归见雏泣,主人将雏纳其室。

双雏脱死翅欲开,玄衣素臆去复来。

明年主人开寿燕,画鼓停挝歌舞遍。

双雏傍席争回旋,共衔青柏置樽前。

口不能言对以臆,再拜寿君如柏年。

形式: 古风

石妇行二首(其一)

贞妇生江南,少小称丰秾。

委身事良人,相与欢笑同。

良人去不返,两鬓常蓬松。

谓言有膏沐,未识谁为容。

日日上山望,水远山复重。

藁砧竟不来,望望终无穷。

一朝化作石,僵立由天公。

天公表坚贞,令与山始终。

仙衣绣藓晕,宝髻摇花丛。

滔滔日月逝,此石存高峰。

清名阅千古,劲节摩苍穹。

恨无采诗官,作诗颂遗踪。

用之邦国间,庶以消淫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