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哀晚遇

日出渭流白,文王畋猎时。

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

诏书起遗贤,匹马令致辞。

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

迟迟诣天车,快快悟灵龟。

兵马更不猎,君臣皆共怡。

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

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

王侯拥朱门,轩盖曜长逵。

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

倏忽天地人,虽贵将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太阳升起照耀渭水,周文王狩猎正当时。
钓鱼的老翁在芦苇丛中,河流湖泊中已无熊罴踪迹。
皇上下诏书召回遗世的贤才,只身前来传达旨意。
他自称是江海之人,年老体衰已无力再为官。
慢慢走向天子的车驾,迅速领悟了神龟的启示。
从此不再打猎,君臣共享安宁和谐。
一同乘车来到咸阳,心中纯净无杂念。
骏马停在玉石台阶下,他的智慧成为帝王的导师。
王侯们居住在朱红大门后,华贵的车驾照亮大道。
自古以来,荣耀显赫的人,他们的际遇又有谁知道。
夕阳挂在桑榆树梢,时光流转间总有消逝。
瞬间天地人,即使尊贵又能如何。

注释

渭流:渭河。
文王:周文王,姬昌。
遗贤:隐居的贤才。
筋力衰:体力衰退。
天车:天子的车驾。
灵龟:古人认为龟兆吉凶,此处指神明的启示。
磷缁:形容人心地纯洁。
四牡:四匹骏马。
帝师:帝王的老师。
轩盖:华丽的车盖。
顿亏:时光的流逝。
倏忽:瞬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官员的感慨与无奈,通过对古代圣王时代的追忆和现实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自己晚年得遇明主的不幸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叹。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

首句“日出渭流白”以壮丽的景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画面,紧接着“文王畋猎时”,引出了古代圣君文王的形象,通过对比突显了当下之不足。随后的“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虑的情境。

中间几句“诏书起遗贤,匹马令致辞。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表露了诗人对自己晚年遭遇的无奈,尽管得到了君主的召见,但已是身心俱疲之时,感慨万千。

“迟迟诣天车,快快悟灵龟。兵马更不猎,君臣皆共怡”,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智者的向往以及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理解。这几句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豁然开朗的心境。

最后,“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诗人借用历史典故,以此自比,表达了对智慧与贤能的渴望,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随后的“王侯拥朱门,轩盖曜长逵。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则是在反思历史上的荣辱得失,表达了对过往荣耀的无常和对未来命运的不解。

末句“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倏忽天地人,虽贵将何为”更是深沉感慨之语,以日落时分的景象作为背景,抒发了对于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体会。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一位老臣对于人生、时代与自我的深邃思考。其语言古朴典雅,情感真挚深沉,是一篇充满了哲理与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55)

常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 字:号不详
  • 生卒年:708-765

相关古诗词

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

夤缘霁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

回潭清云影,瀰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

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

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

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古兴

辘轳井上双梧桐,飞鸟衔花日将没。

深闺女儿莫愁年,玉指泠泠怨金碧。

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

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

形式: 古风

古兴

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

白发沾黄泥,遗骸集乌鸱。

机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

风吹钓竿折,鱼跃安能施。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

唯留扁舟影,系在长江湄。

突兀枯松枝,悠扬女萝丝。

托身难凭依,生死焉相知。

遍观今时人,举世皆尔为。

将军死重围,汉卒犹争驰。

百马同一衔,万轮同一规。

名与身孰亲,君子宜固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古意

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