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原博修撰医俗亭

吴君天下士,爱竹比良友。

平生益者交,意岂在杯酒。

亭居众鞅绝,林卧清风久。

十年别江南,吟讽常在口。

嗟吾寡留玩,性本厌尘垢。

愿招肩舆郎,径造羲皇叟。

此物生已遐,斯人亦希有。

托君多病躯,藉此针石手。

兹意予所投,君当报琼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吴原博修撰医俗亭》。诗中以“吴君”为对象,赞美其对竹的喜爱如同珍视良友,反映出吴君高洁的人格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吴君居住在竹林之中,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的生活,十年未归江南,但心中仍常念江南的美景。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吴君的羡慕之情,自认与吴君相比,自己过于厌恶尘世的污浊。因此,诗人希望可以乘坐轿子前往吴君的医俗亭,与他一同探讨人生哲理,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人认为吴君的身体虽多病,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如同竹一般坚韧,能够借助竹的特性,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心意寄托于吴君,期待得到吴君的回应,如同交换珍贵的美玉一样。整首诗通过描绘吴君与竹的深厚情感联系,以及诗人对吴君生活的向往和敬仰,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大雨有感

积雨盈我庭,流水入我屋。

移床就墙东,岂为避烦溽。

瓶罂互杂遝,出入泥汩汩。

我病不得眠,喧呼恼童仆。

弱抱增百忧,端居茧双足。

所思室岂远,咫尺限溪谷。

高歌寡酬和,曲罢意转促。

窗纸风萧萧,虚檐度鸣竹。

柴门晚当闭,日入坐秉烛。

形式: 古风

时用得诗见和似怪予破戒者用韵奉答

幽居观物化,有始终必止。

人生亦气类,出入枢机里。

偶落簪组间,谁是巢居子。

笔札常绕身,岂独性所喜。

愿为委地叶,更逐狂飙起。

一攘本何心,百步乃其理。

多言秪害道,为仁竟由已。

绅书亦徒然,脐噬嗟晚矣。

吾生尚多阙,万壑此其涘。

勿厌箴规言,鸡坛有明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鼎仪宅分韵送其兄武仪还昆山得倪字

君家好兄弟,恩义两不睽。

岂唯举止似,语笑皆天倪。

我本通家友,三年负招携。

留欢极酣乐,饱德无嫌懠。

凉秋入庭树,风露忽已凄。

昔作凤和鸣,今为雁分栖。

悠悠沧江上,道路阻莫跻。

到门见桑梓,登堂颂黄鲵。

人生重骨肉,至乐谅不齐。

送君东城去,蔓草青萋萋。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兰舟诗送丘苏州南归

幽兰出山泽,移植秋风时。

清芬寡流媚,借问爱者谁。

使君来南国,舟楫长相随。

狂飙逐惊波,霜雪憔悴之。

群芳竞岐路,颜色争纷迷。

萧榛动盈把,此物弃如遗。

爱惜复爱惜,洗根濯其泥。

揽舟溯长江,归去两不疑。

载歌兰舟篇,独与和者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