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刑部之陜西转运

百二秦川四塞宽,甘泉烽火报平安。

泥书双笔迁郎署,粒食千金仰县官。

江海半生抛别墅,关山何日解征鞍。

定将鞭算资心计,流马功成国史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广阔的百二秦川四面险固,甘泉烽火传递着和平的消息。
用泥土书写的双笔信件送往郎署,珍贵的食物全依赖县官供给。
半生漂泊在江海,舍弃了别墅,不知何时才能卸下征途的鞍鞯。
我定会用智慧和策略来规划未来,期待流马功成,让这段历史被镌刻在史册上。

注释

百二秦川: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秦川地区。
四塞:四周都有天然屏障。
甘泉烽火:古代边防传递平安信号的烽火。
泥书:用泥土写信,古代的一种通信方式。
迁郎署:调动到郎署任职。
粒食千金:形容食物极其珍贵。
仰县官:依赖县官供应。
江海半生:形容长期在外漂泊。
别墅:指个人的房产。
征鞍:征战时骑的马鞍,象征征战生活。
鞭算:比喻策划、运筹帷幄。
流马:古代的一种运输工具。
国史:国家的历史记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秦川地区转运物资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军事动态。语言古朴,意境辽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个人的仕途感慨。

"百二秦川四塞宽,甘泉烽火报平安。" 这两句写出了秦川地区疆域辽阔,边塞安全无忧,烽火台传递着和平之讯,展现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

"泥书双笔迁郎署,粒食千金仰县官。"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府文书工作的熟悉,以及对官员生活奢侈的侧目。"泥书"指的是用泥水涂抹过的文件,而"双笔迁郎"可能暗示着某种特权或不正当的手段;"粒食千金"则描绘出县官的奢侈生活,仰望之情也许蕴含着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与批判。

"江海半生抛别墅,关山何日解征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长期戍守边疆的感慨。"江海半生"暗示着诗人大部分生命都在外漂泊,而"抛别墅"则是对故土的留恋;"关山何日解征鞍"则是对重返平静生活的渴望,"征鞍"象征着战事与辛劳。

"定将鞭算资心计,流马功成国史刊。"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军旅生涯的计算和反思,以及对个人功绩被载入史册的期待。"定将鞭算资心计"表明了对于战事的精打细算,而"流马功成国史刊"则展现了个人的英雄业绩得以永恒记载。

整首诗通过对秦川地区转运物资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和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同时也展示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文化自信。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黄觉东游

乡关迢遰数千里,场屋蹉跎二十年。

三献犹垂卞和泪,几人先著祖生鞭。

风尘漫索长安米,禾黍全荒负郭田。

关外贤豪遍投分,赵囊回日满金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喜王虞部赐进士及第

中台高应列星文,千骑骖驔拥画轮。

起草已誇双笔健,登科更占一枝春。

龙津召宴芝泥湿,雁塔题名麝墨新。

只待甘泉重奏赋,彯缨长奉属车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喜贺梁三入翰林

六鳌云海冠蓬莱,玉署深严枕斗魁。

汉殿论兵得颇牧,梁园作赋掩邹枚。

趋朝御案香盈袖,侍宴仙茎露满杯。

五色天书看视草,悬知独有长卿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景阳谏议赴馀杭

浙水东西两节旄,君今于此握戎韬。

油囊仙姥流霞酒,鳅穴灵胥白鹭涛。

盘石起家传典训,翘车开幕聘英髦。

子牟江海终非久,剩鲙鲈鱼把蟹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