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去看鱼笱

儿去出茅庐,携筇远见渠。

行随溪畔鹤,看取笱中鱼。

童稚喧呼至,笭箵整顿初。

饵寒知不食,罾少问何如。

穿柳呼爷笑,编蒲怪仆疏。

荻芦吹火罢,赊酒遍邻居。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孩子外出观察捕鱼场景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趣。诗中的“儿”字贯穿全篇,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孩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首句“儿去出茅庐,携筇远见渠。”开篇点明了孩子的行动,他带着竹杖离开了家门,前往远处的溪边。这里不仅展现了孩子的独立与勇敢,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接着,“行随溪畔鹤,看取笱中鱼。”孩子在溪边漫步,他的目光随着溪流游动,观察着竹笱中的鱼儿。鹤与鱼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体现了孩子对生命多样性的关注。

“童稚喧呼至,笭箵整顿初。”当孩子们到达时,他们兴奋地呼喊着,开始整理捕鱼工具。这不仅是对孩子们欢愉心情的描绘,也是对童年纯真快乐的赞美。

“饵寒知不食,罾少问何如。”孩子们注意到食物可能不够吸引鱼儿,或是网具数量不足,便开始思考对策。这种对问题的敏锐感知和解决问题的尝试,体现了他们的智慧与责任感。

“穿柳呼爷笑,编蒲怪仆疏。”孩子们在柳树下嬉戏,一边呼唤着长辈,一边对仆人的工作提出疑问或玩笑。这一幕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也体现了孩子们与长辈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荻芦吹火罢,赊酒遍邻居。”孩子们在芦苇丛中点燃篝火,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后,邀请邻居共享美酒。这不仅展现了邻里间的友好关系,也体现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分享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探索、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赐镜湖一曲

拜赐归湖曲,生涯只此湖。

三韩云不远,一镜月同孤。

天语书黄诰,波光照白须。

柴扉当雁鹜,采地即菰蒲。

殿下投笺乞,波间弄桨娱。

不妨眠井底,醉入八仙图。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玉斧修成月

我问青天月,如何缺又生。

冰轮看碾去,玉斧想修成。

睨视柯谁执,传闻璞孰名。

元功无此巧,素魄岂能盈。

兔向圆时捣,蟾因琢夜惊。

广寒八万户,技与女娲争。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杜宇呼名语

叫尽三巴月,凄凉杜宇声。

今人谁与语,故主自呼名。

啼血嗟何意,前身恨未平。

转喉曾有讳,弄舌似犹生。

姓字诸禽识,君臣易世轻。

提壶无意绪,醉魄谩飞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渔村晚照

自得江湖趣,生涯乐在渔。

孤村多晚景,落照映荒居。

近水高低岸,诛茅八九庐。

舟横人语近,网漏夕阳疏。

倚棹看归雁,呼儿促煮鱼。

脱蓑眠渐稳,寒月动江虚。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