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洞

片石立云端,群峰向下看。

夜坛星斗近,秋阁洞天寒。

泉滴疑传漏,人危怯倚阑。

降魔孤剑在,却并御书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一块石头矗立在云间,四周山峰都在下方俯瞰。
夜晚的坛庙星辰仿佛触手可及,秋天的楼阁深院透着清冷的洞天之气。
泉水滴落的声音疑似报时的漏壶,人在高处倚栏而立,心中不禁生出畏惧。
降服恶魔的孤剑依然在手,但它与皇家御赐的书籍一同被妥善安置。

注释

片石:单独的石头。
立:矗立。
云端:云层之上。
群峰:周围的山峰。
向下看:向下俯瞰。
夜坛:夜晚的坛庙。
星斗:星星和北斗。
近:接近。
秋阁:秋天的楼阁。
洞天寒:清凉如洞天的环境。
泉滴:泉水滴落。
疑传漏:疑似报时的漏壶声。
人危:人心中感到危险。
怯倚阑:胆怯地倚靠栏杆。
降魔:降服恶魔。
孤剑:独自的剑。
在:在手。
御书:皇家的书籍。
安:妥善安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景象。开头两句“片石立云端,群峰向下看”营造出一处隐秘而又壮丽的自然画卷,仿佛是从高处俯瞰,群峰如同巨人般挺立,而那片岩石则似乎支撑着天空。

接下来的“夜坛星斗近,秋阁洞天寒”则描写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夜晚,星辰似乎更为贴近,给人以一种神秘而又清冷的感觉。而那座秋阁,不仅是物理上的高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超脱,它让人感受到洞悉天机的寒冷与辽远。

“泉滴疑传漏,人危怯倚阑”这两句则从听觉和视觉的细节出发,捕捉了山谷中泉水的声响,以及攀附在栏杆上的人影。这里的“疑传漏”不仅是对声音的描绘,更隐含着时间流逝的声音;而“人危怯倚阑”的形象,则透露出一种不安与渴望超脱的复杂情感。

最后,“降魔孤剑在,卻并御书安”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展现。这里的“降魔孤剑”象征着力量与决断,而“却并御书安”则像是对一种精神寄托的追求,或许是对某种知识、信仰的寻找,是为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探索心灵深处力量的一种渴望。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春

腊月廿四夕,冷坐梅花州。

无梦到金马,有诗迎土牛。

半生常见肘,一岁又从头。

形影人相释,先生达理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寺居

寺居贫亦乐,多被忆家分。

井脉寒生雾,钟声远入云。

青松知出处,白发耐耕耘。

此地民风古,如何弄梃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扫松

西原百五日,寂寞故松阡。

挑饭瘗黄土,酹觞焚纸钱。

烟林窥老狖,雨岛哭蛮鹃。

旧植亭前桂,一年高一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

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

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

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