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十一粤秀山社会(其二)

南国春先到,东风日日来。

微云收五夜,初月傍三台。

倒影移山径,流光泛石台。

嫦娥应爱酒,每每落深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南国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风、微云、初月、山径、石台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南国春先到,东风日日来。”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季节,春意在南方先行到来,东风徐徐吹拂,预示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东风赋予了生命,使之成为春的使者。

“微云收五夜,初月傍三台。”接着,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微云轻轻飘过,仿佛是大自然的轻纱,为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初升的月亮依偎在三台之上,三台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建筑或景观,此处象征着春天的开始,月亮的出现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也寓意着希望与光明。

“倒影移山径,流光泛石台。”山径上的倒影随着水流缓缓移动,石台上则反射出流动的光芒。这两句通过倒影和流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动态美,山径与石台成为了自然光影变化的舞台,展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嫦娥应爱酒,每每落深杯。”最后两句,诗人以神话人物嫦娥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嫦娥爱酒,常常在深杯中沉醉,这里的“酒”不仅指实际的饮品,更象征着春天带来的喜悦与畅饮。通过嫦娥这一形象,诗人巧妙地将人类的情感与自然界的美好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夷图三昔歌(其一)

昔闻武夷胜,此见武夷图。

九曲渔郎杳,千峰鸟道孤。

放舟滩妥贴,映阁树扶疏。

洞里谁招隐,吾今欲卜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武夷图三昔歌(其二)

昔年紫阳子,曾赋武夷篇。

玉女临丹壑,莲花插九天。

桃源无别洞,蓬岛有真仙。

久断寻芳约,临风思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武夷图三昔歌(其三)

昔年湛夫子,曾订武夷游。

高歌翻九叠,逸响震千秋。

步步竭吾力,岩岩纵远眸。

祇今怜岁晚,依旧阻丹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走笔和海山舍弟订来樵之约(其一)

是中堪避地,何处更求仙。

绿水青山表,残春落照边。

燕归芳草候,莺语落花天。

四老知来否,相思日似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