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首句“凿石诛茅费几工,无边佳胜入亭中”开篇即点出建造亭台的艰辛与耗时,但最终成就了亭中所见的无限美景。接下来,“先天次第罗诸卦,造化寻常散八风”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亭中布局比作先天八卦图,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与秩序,而“八风”则代表了四季更替、风起云涌的自然现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近起草烟拖翡翠,远来山雨洗芙蓉”描绘了近处草木葱郁,仿佛翠绿的翡翠般诱人;远处山雨过后,山间芙蓉花被雨水洗涤得更加鲜艳夺目。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太元莫笑前闻拙,后学今谁解逼雄”表达了对前人的敬意和对后学的期待。诗人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先贤,也未必能完全理解自然之美与宇宙之奥秘,而对于后来的学者来说,如何能够接近并超越这种雄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也蕴含了对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