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斋出入敬惜字纸率此敬跋

早识书文代结绳,流传千古气薰蒸。

零钩讵忍沟涂弃,剩画奚堪溷浊凝。

悉付洪炉归造化,更投学海泛泓澄。

如君布置心良苦,先圣英灵久式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对文字与知识的尊重与珍视。开篇提到“早识书文代结绳”,意指人类在文字发明之前,通过结绳记事,而一旦有了文字,便能世代传承知识与文明。接着,“流传千古气薰蒸”强调了文字与知识的深远影响,它们如同一股香气,弥漫在历史长河中,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零钩讵忍沟涂弃,剩画奚堪溷浊凝”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对废弃或污损文字行为的谴责。零钩可能是指简陋的文字工具或残缺的文字,作者认为这样的文字不应被随意丢弃或污染,因为它们同样承载着知识与智慧。

“悉付洪炉归造化,更投学海泛泓澄”则表达了对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的期待。洪炉象征着知识的熔炉,将所有知识汇聚一堂,经过提炼与升华;学海泛泓澄则比喻知识的海洋广阔无垠,人们可以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索,不断学习与成长。

最后,“如君布置心良苦,先圣英灵久式凭”是对那些致力于知识传播与保护的人们的赞扬。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陈和斋,他以敬惜字纸的行为展现了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同时,也暗示了先贤圣人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继续传承与发扬知识与文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对知识、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知识传播者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5)

曾浚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赠和斋甲戌年董建中社奎楼

衡文大宪素遵神,海外奎楼拟聿新。

同事诸贤多袖手,惟君应命独劳身。

鸠金搆得规模峻,制器图成俎豆陈。

自是瀛堧罗斗宿,长教翰墨永生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赞和斋陈先生总理引心书院十三年

引心院建十三年,惟日孜孜为劝贤。

讲席宏开陶伟器,文坛结构选青钱。

群材喜得登云路,主席欣看八月仙。

艺苑书勋名可久,歌诗祝颂乐无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庚辰岁来郡考试閒步引心书院诣文昌寂凝坛及准提寺吕祖庙见其栋宇坚牢门屏巩固规形体制迥异昔时询诸守院人稔知陈君廷瑜勤劳董脩从事十三年不厌不倦方得遹观厥成余闻而心慕之不揣鄙词歌以为赠

三教回环气运开,文坛佛座接仙台。

凭依在德昭灵感,蕴藉为功达化裁。

慧眼时观龙轴降,灵符画引鹤书来。

百年故址今殊昔,董倡奇勋实伟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