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十八)

独坐南楼佳兴新,暖风林下自氛氲。

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犹多隐士云。

老去襟怀常濩落,旧来诗草半烧焚。

时人莫笑非经济,吟苦邻居必厌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十八)》由清代诗人瞿士雅所作,通过描绘独坐南楼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感慨。

首句“独坐南楼佳兴新”,点明了诗人的位置和心境。独自一人坐在南楼之上,感受到的是新的愉悦和兴致,暗示着诗人可能经历了某种转变或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

“暖风林下自氛氲”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温暖与生机。暖风轻拂过林间,带来了一片氤氲之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

“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犹多隐士云”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门前种柳,暗喻诗人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岭上的云,象征着高洁脱俗的隐士精神。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老去襟怀常濩落,旧来诗草半烧焚”两句,揭示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世界的变化。老去之时,襟怀变得更为开阔,但过去的诗作却因种种原因被焚烧,或许意味着诗人对过往的反思与重新审视。

最后,“时人莫笑非经济,吟苦邻居必厌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方式和创作态度的坚持。他希望世人不要嘲笑他不追求世俗的成功(非经济),即使他的吟唱可能会让邻居感到厌烦,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生活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岁月流转中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与坚持。

收录诗词(108)

瞿士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十九)

月夕烟朝几十春,年年依旧物华新。

也销造化无多力,漫苦如今有限身。

得意引杯须痛饮,遇花倾酒莫辞频。

假如三万六千日,已是人间半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十)

年如流水日相催,只合欢娱不合悲。

鹦鹉杯中浮竹叶,晓莺帘外语花枝。

桃夭李艳清明近,簇白团红烂漫时。

笑向春风初五十,且沽春酒且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十一)

鱼槛春深展钓丝,庭松影里坐移时。

百年寄傲聊容膝,十亩闲居半是池。

临水自怜长寂寞,看花不语苦寻思。

花如解语还应道,莫待无花空折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十二)

寂寂无聊九夏中,可怜铅椠竟何功。

寄言全盛红颜子,荏苒将成白首翁。

梅熟已过南岭雨,客来唯赠北窗风。

人生老大须恣意,半局闲棋万虑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