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侬年三五时,双鬟垂两肩。
日在欢左右,不解取欢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少女在年轻时期的情感世界,充满了纯真与懵懂。"侬年三五时,双鬟垂两肩",开篇便以“三五”点明少女的年龄,正值青春年华,发髻上插着两根小辫,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少女的活泼与可爱。“日在欢左右,不解取欢怜”,少女日日与欢乐相伴,却不懂得如何赢得他人的喜爱与怜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成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女从天真无邪到逐渐意识到情感世界的复杂过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动人,是明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不能识郎心,何用识郎面。
黄檗在深林,苦心谁得见。
欢游横塘岸,侬望长安道。
昔为同心花,今成断肠草。
年少不为乐,夷犹欲谁与。
不见东门花,落地如红雨。
明旦沟水头,折柳牵郎衣。
郎心如流水,东去何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