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明允

岷峨地僻少人行,一日西来誉满京。

白首只知闻道胜,青衫不及到家荣。

元猿夜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

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岷山峨眉地处偏僻,行人稀少,但一日之内,名声就传遍京城。
老者只知道追求学问的胜利,年轻的官员还未能体验到回家的荣耀。
夜晚猿猴哀鸣,仿佛为铭旌经过而悲泣,清晨紫燕飞舞,像是迎接丧事的挽铎。
在天禄阁校对书籍,所得微薄,像扬雄这样的学者,怎能期望在故乡安葬。

注释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位于四川地区,地势偏远。
一日西来:形容消息传播之快,一日之内传遍京城。
白首:指年老的人。
青衫:古代官职低的官员穿的服装,象征年轻官员。
元猿:指猿猴,古人常以猿类表达哀伤之情。
铭旌:古代出殡时挂在灵柩前的标志。
紫燕:燕子的一种,常被视为吉祥鸟。
天禄校书:在天禄阁校对书籍,古代皇家藏书之处。
子云:扬雄的字,这里借指有学问的人。
葬乡城:在故乡安葬,表达扬雄未能落叶归根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家乡的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地位变化的感慨。岷峨之地,地处偏远,但官员一旦西行至京城,便获得满堂佳誉,显示其在朝廷中的重要性。“白首只知闻道胜”和“青衫不及到家荣”,则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前者指老人只听说官员的成功,不亲眼所见;后者则强调官员尚未归来,家族已然沾光。元猿夜哭铭旌过和紫燕朝飞挽铎迎,是夸张手法,通过动物行为形象地表现出家乡人民对于官员回归的喜悦和欢庆。

“天禄校书多分薄”则转折到诗人自身,表明即便是位居高职,但待遇仍然平平,无甚荣耀可言。而最后一句“子云那得葬乡城”,则是一种无奈的自问,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于归隐田园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官员西行和家乡期待之间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和归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三)

闻道北窗开绘境,偶来归思满沧洲。

卷帘宿鸟惊初旭,隔浦疏林似旧秋。

梦忆清溪知几曲,醉寻危磴欲三休。

何时又赐通中枕,与对云山尽日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二)

谁将画手分平远,几度曾窥雁鹜洲。

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

班趋规地来常晚,诗入笼纱思未休。

为惜主人林下意,暮钟沉阁尚应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一)

文书满眼纷纷里,忽觉沧波起荻洲。

红日不知华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

林泉傲物非无约,轩冕拘人此未休。

与拂素尘寻绝景,羡君潇洒特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莫京甫知事有台掾之辟赋诗识别二首(其一)

烈士思酬国士知,云霄羽翼政相期。

人言雅望台中妙,我识壮怀天下奇。

自是英才为世用,由来了事笑儿痴。

回头说向虞罗辈,鹄举鸾鶱可得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