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三首(其三)

百指久转食,一身今倦游。

事无非堕甑,心本是虚舟。

傥不尝艰阻,渠能寡悔尤。

管城虽解语,懒赋畔牢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长久以来,百指忙碌于饮食,如今全身都厌倦了漂泊。
世事如同破碎的瓦甑,无法挽回,内心原本就像一艘空荡荡的小船。
倘若未曾经历艰难困苦,怎能减少悔恨和遗憾。
虽然我掌控着文字,却懒得去描绘那些囚禁和忧愁的场景。

注释

百指:形容手指众多,可能指繁重的家务或劳作。
食:饮食。
一身:全身,整个身体。
倦游:厌倦了游历或漂泊。
事无非:世间之事没有不是。
堕甑:比喻事情失败,无法挽回。
心本是虚舟:内心空虚如舟,无所依凭。
虚舟:比喻心境空灵,不受外界干扰。
艰阻:艰难困阻。
渠能:怎能。
寡悔尤:减少悔恨和过失。
管城:笔墨之都,借指文人。
解语:能言善辩,此处指写作。
懒赋:懒得去写。
畔牢愁:囚禁的牢愁,比喻困境或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述怀三首》之三,通过对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与思考。

“百指久转食”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日常琐碎的家务劳作,这些重复而耗时的动作让身心俱疲。紧接着,“一身今倦游”则描绘出诗人对于外界活动的疲惫感受,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奔波劳碌。

“事无非堕甑,心本是虚舟”两句,意在表达世间万象皆为空幻,内心如同漂泊的小船,轻盈而不定。这里,“堕甑”指的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这里喻示生活中的种种琐事;“虚舟”则形容诗人内心之飘渺无依。

“傥不尝艰阻,渠能寡悔尤”一句,意味着如果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很难减少后悔的情绪。这里,“傥”是假设的意思,“渠”则代指诗人自己。

最后两句“管城虽解语,懒赋畔牢愁”,诗人通过描写音乐与囚禁之间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尽管能听懂乐曲中的音节,但心中仍旧被牢笼所困,满是牵挂和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内心感受以及外界压力与内在解脱之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思考,以及面对困境时保持清醒和勇气前行的决心。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述怀三首(其二)

宦薄因谋拙,心安任数奇。

功名半幅纸,权利一钩丝。

已作络头骥,殊惭曳尾龟。

暂时深袖手,风月话襟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述怀三首(其一)

久客二年半,故乡千里馀。

儿曹穿草屦,老子挂柴车。

世事杯中物,生涯箧里书。

一廛何日办,衰晚忆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金夫人挽诗

两大家声著,三从妇德全。

金珠捐玩饰,蘋藻荐恭虔。

眉寿无遗恨,心空悟秘诠。

生刍来奠客,千两拥新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俞义夫挽诗

恩爱周姻族,宽和善里闾。

年高无悔吝,身没有名誉。

愿见今何及,从游旧亦疏。

若修耆旧传,言行可追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