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其十)

系缆昏黄傍驿桥。柁楼吹笛雨潇潇。

一镫红得太无聊。

寻梦寻烟秋冷淡,听风听水夜迢遥。

累侬到此又魂销。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舟泊的画面。诗人站在昏黄的驿站桥边,听着柁楼上笛声在潇潇细雨中飘荡,孤独而寂寥。一盏灯火显得过于明亮,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孤寂与无聊。他试图在秋夜的冷淡和寂静中寻找梦境,倾听风声和水声,这漫长的夜晚显得格外遥远。诗人不禁感慨,这次的旅程又一次让他心神憔悴,情绪低落。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情感的消磨。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一)乙亥元日,时在鼎州

又到今年矣。甚流光、暗中吹过,东风似水。

脱了青衫还戏彩,春在寿萱花里。

听爆竹声声不止。

笑捧一卮为母寿,倩屠苏、净把愁肠洗。

饮此者,大欢喜。梅花算个真知己。

任终朝断风残雪,闭门而已。

阿父天涯携弟妹,怅望二千余里。

想寂寞应无异此。

骨肉无端分五处,猛思量、旧恨重提起。

倦且坐,乌皮几。

形式:

金缕曲(其二)老将

百战英雄老。向南山、短衣射虎,应弦而倒。

如此将才无用处,一代风云气小。

让竖子成名去了。

矍铄据鞍空复尔,故将军、不画云台表。

种瓜者,青门道。记曾放马天山草。

剩此日溪山驴背,夕阳秋好。

照水头颅千丈雪,波底鱼龙惊搅。

野戍外角声吹晓。

听罢荒鸡频起舞,抚雕戈、誓把烟尘扫。

虎头相,已枯槁。

形式:

金缕曲(其三)老儒

学究先生样。半生来、青镫黄卷,乌皮绛帐。

三字头衔穷措大,不讳含酸骨相。

难得是斯文未丧。

一第蹉跎头白早,叹磨穿、铁砚心徒壮。

功名路,恐难望。济南博士江都相。

溯流传汉家真派,何嫌依傍。

辛苦儒林谋绝业,全力名山休让。

觅冷蠹堆中同葬。

七贵五侯君不见,牧猪奴、转瞬青云上。

得富贵,且无恙。

形式:

金缕曲(其四)老渔

生死蘋乡里。有同盟、旧鸥三两,是他知己。

明月一江吹笛响,拿个扁舟去矣。

或雨细风斜不止。

渔弟渔兄身世感,怕沧桑、换到闲烟水。

渔儿女,又如此。联篷夜火镫成市。

正家家柁楼炊饭,酒香鱼美。

袖手江天垂钓罢,看尽来头去尾。

问顺水顺风能几。

飞到浪花头也白,况禁他、世上风波起。

渔唱远,暮霞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