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光永还包山

东海徐君禀清淑,世家住向包山麓。

丰姿俊秀弱冠年,清似寒冰温如玉。

尔来郡邑闻声名,一朝举作黉宫生。

檄书旁午下乡请,礼意交重原非轻。

湖波远渡来陈诉,满纸情词□心素。

可怜一已在伶仃,况复双亲及衰暮。

黄堂准理无他艰,忧抱顿开回笑颜。

兰舟买得载春酒,宾朋饯送离阊关。

我忝师生重恩义,赠言赋就新诗句。

五亩从今乐养高,綵衣好向堂前戏。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徐光永还包山》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描绘了东海徐君徐光永归乡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徐光永的才华与品德,以及他面对家庭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首句“东海徐君禀清淑”点出徐光永的出身与性格特点,“世家住向包山麓”则交代了他的家世背景。接着“丰姿俊秀弱冠年,清似寒冰温如玉”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徐光永的外貌与内在品质,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质彬彬、品行高洁的人物形象。

“尔来郡邑闻声名,一朝举作黉宫生”描述了徐光永在地方上的名声与成就,以及他被选拔为学宫学生的故事。“檄书旁午下乡请,礼意交重原非轻”则表现了地方官府对他的尊重与重视,以及邀请他返乡的庄重仪式。

“湖波远渡来陈诉,满纸情词□心素”中的“□”字可能为脱漏或印刷错误,此处应为表达徐光永返乡后向家人倾诉心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庭的深情与思念。

“可怜一已在伶仃,况复双亲及衰暮”两句,表达了徐光永面对家庭困境的无奈与忧虑,尤其是双亲已至晚年,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沉重负担。

然而,“黄堂准理无他艰,忧抱顿开回笑颜”一句转折,展现了徐光永在面对问题时的智慧与勇气,最终在公正处理下解除了困扰,心情得以舒畅。

“兰舟买得载春酒,宾朋饯送离阊关”描绘了徐光永返乡途中,亲友们的热情相送与祝福,以及他乘坐装饰华丽的船只,满载着春日的美酒,踏上归途的场景。

最后,“我忝师生重恩义,赠言赋就新诗句。五亩从今乐养高,綵衣好向堂前戏”表达了诗人作为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徐光永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五亩之地将成为他安享天伦之乐的所在,而穿着彩衣的孩子们将在堂前嬉戏,充满温馨与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人物品格的赞美,也有对家庭亲情的深切关怀,同时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士人与家庭、官府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温暖。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陈时彦赋女仙图庆寿

麻姑原是神仙女,二八娉婷貌无比。

瑶台深处巧梳妆,鬓躲绿云飞不起。

纤如皎月轻回风,沉鱼落雁还惊鸿。

清扬欲拟雪霜白,秾华不藉胭脂红。

綵笺芳信传青鸟,宝婺星光烛春晓。

骖鸾驾凤到吴门,蟠桃五色赪霞绕。

阿母方开玳瑁筵,罘罳宛转浮香烟。

玉津细永匏犀齿,食来一颗三千年。

形式: 古风

题倪均瑞画

徂徕山高知几重,青青削出金芙蓉。

琪花瑶草长岩壑,挺拔更有千年松。

扶疏香叶遮数亩,藓苔蚀遍苍皮厚。

半空灵籁几曾停,六月凉飙长自有。

神仙爱此境界清,云根石上铺秋枰。

两奁黑白子交下,方寸心里藏输赢。

南风吹响相剥啄,直上稍头惊睡鹤。

玄裳丹顶栖难稳,顷刻飞腾向寥廓。

烂柯樵夫今不来,洞中依旧三花开。

局终拂衣共归去,任他沧海生黄埃。

形式: 古风

鼓潭书屋

鼓潭积水如沧浪,白石突起潭之傍。

每逢风雨石即吼,以斯得名年长久。

多君爱此来卜筑,不日经营架茅屋。

黄金不惜买诗书,充栋堆床五千轴。

剑锋三尺琴五弦,墨迹画图先世传。

风清月朗或披玩,一道虹蜺光烛天。

红尘难渍乌皮几,宝鸭烟霏爇沉水。

纬箫帘捲客罢来,盘薄于中心独喜。

平生识得南州孙,华翰寄托来吴门。

殷勤求我赋诗句,展读倩意生春温。

荆州未识神交久,籍甚声名在人口。

龙钟那得远相过,勉作长歌搔白首。

形式: 古风

送宋彦撝

五伦之道传悠久,父子君臣及朋友。

人生所学忠孝先,忠孝能全世稀有。

羡君华冑吴世家,从亲医国居京华。

箕裘绍业喜跨灶,种杏报德春多花。

画堂肯搆扁积德,别著青编崇世泽。

虹光万丈冲斗牛,珍重何曾论金璧。

君名早著学古人,一息岂敢忘君亲。

故山丘垄隔千里,引领东望频沾巾。

春风买棹回吴苑,途路奔驰宁惮远。

才扫松楸奠酒浆,又寻耆旧评诗卷。

吴门烟月谩多□,王孙草绿生离忧。

来往此门诚有道,丈夫有志存忠孝。

唐虞时世喜逢遭,班马文章登显要。

驿高酒香歌或微,江东渭北情依依。

凤凰台畔栖隐处,他时有约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