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彦撝

五伦之道传悠久,父子君臣及朋友。

人生所学忠孝先,忠孝能全世稀有。

羡君华冑吴世家,从亲医国居京华。

箕裘绍业喜跨灶,种杏报德春多花。

画堂肯搆扁积德,别著青编崇世泽。

虹光万丈冲斗牛,珍重何曾论金璧。

君名早著学古人,一息岂敢忘君亲。

故山丘垄隔千里,引领东望频沾巾。

春风买棹回吴苑,途路奔驰宁惮远。

才扫松楸奠酒浆,又寻耆旧评诗卷。

吴门烟月谩多□,王孙草绿生离忧。

来往此门诚有道,丈夫有志存忠孝。

唐虞时世喜逢遭,班马文章登显要。

驿高酒香歌或微,江东渭北情依依。

凤凰台畔栖隐处,他时有约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宋彦撝》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忠孝之道的推崇。

诗中首先赞扬了“五伦之道”的重要性,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和谐关系。接着指出忠孝是人生学习的首要内容,强调了忠孝难能可贵。诗人以“华冑吴世家”赞誉友人宋彦撝出身于吴地的名门望族,并称赞其继承家族事业,如同杏树般结满繁花,象征着美德与恩泽的传承。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友人在京城建立功业,为国家贡献良多的情景。他不仅在医学领域有所成就,还致力于积累德行,留下青史,使家族的荣耀得以延续。诗人用“虹光万丈冲斗牛”来形容友人的声名远播,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敬仰之情。

诗中还提到友人虽身在京城,但心系故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通过“春风买棹回吴苑”、“引领东望频沾巾”等描绘,展现了友人与故乡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继续遵循忠孝之道,无论是在唐虞盛世还是在文坛上都能取得显赫的地位。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旅途平安、情感依依不舍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既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竹双清为李主事题

何年血雨潇湘渚,尽渍琅玕枝叶里。

翠华巡狩不归来,泪满红冰愁二女。

胭脂界破芳容老,绛节霓旌谩纷绕。

楚魂啼罢黯消魂,望入霞光九疑小。

丹山凤鸟飞无数,不□裙底凌波步。

珊瑚击碎如意钩,桃花零落仙游处。

形式: 古风

题薛宗载扇面二首

春江绿涨桃花水,日夜东流几千里。

买得门前舴艋舟,青笠绿蓑烟雨里。

一面红颜双鬓白,老去□为钓鳌客。

鱼竿随处拂珊瑚,酒盏有时倾琥珀。

歌试沧浪尘不染,天际夕阳霞闪闪。

西塞山前便是家,归时肯畏风波险。

红楼十二阑干曲,有意凭高旷心目。

前山风景尽堪观,不似飞泉声漱玉。

香炉峰头瀑布流,水帘洞口悬清秋。

谪仙赋咏□千古,南华一出诗庄周。

溪藤一幅写斯景,意匠经营在俄顷。

薛君持之求我题,石阑点笔苍苔冷。

形式: 古风

陶渊明归社图

典午山河将欲晚,为米折腰贤士懒。

伤哉侍中□富贵,□□蔑如事闲散。

先生晋代名臣孙,遥遥华冑为清门。

虽官彭泽绾印绶,岂若栗里娱琴尊。

归去来辞写胸臆,便买兰舟寻旧宅。

五株绿柳摇春光,三径黄花艳秋色。

鸣鸡吠犬开柴扉,林风□□□□□。

形式: 古风

竹鹤图

昔闻王猷曾爱竹,竹有清标断尘俗。

移居随处旋添种,珍重不殊金与玉。

又闻卫公曾爱鹤,往往重□轻食禄。

宠之致使鹤乘轩,驯养尚言心未足。

竹与鹤兮何处无,老眼见此竹鹤图。

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

风生声琮琤,月来影扶疏。

长竿未肯归钓徒,九苞屡集丹凤雏。

夷齐有德德不孤,至今高节留江湖。

毰毸双胎仙,生长由青田。

乘风若骐骥,驾驭从神仙。

玄裳丹顶性最洁,九皋一唳声闻天。

浮丘载入相经内,形模变化踰千年。

竹岂凡木同,鹤非凡鸟比。

卫武诗不咏,薛稷兴无已。

人间至清物,披对心欣喜。

挥毫勉赋竹鹤歌,歌□不入词人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