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云接地日无光,足力衰迟道路长。
都是小儿能疾走,这场风雨却谁当。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溧阳道中遇雨》描绘了一幅雨中行路的画面。首句“浮云接地日无光”以自然景象开篇,形象地写出阴雨天里浓厚的云层遮蔽了阳光,天地间一片昏暗,暗示了诗人行程的艰难。接着,“足力衰迟道路长”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体力渐弱,行走起来感到格外吃力,路途漫长显得更加艰辛。
后两句“都是小儿能疾走,这场风雨却谁当”运用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将自己与“小儿”的活力形成鲜明对照,感叹即使是精力旺盛的小孩,在这样的风雨中也难以快速行走,更凸显出诗人面对风雨时的无奈和孤独。整首诗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寓言式地反映了人生的衰老与世事的变迁,富有哲理。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烂拥银盘草屋东,白头相赏两三翁。
青天不老人自老,明月正中秋亦中。
怪底有娥因药误,谋诸无妇恐尊空。
百年各愿身强健,此夜年年此燕同。
候月月不出,引醪兼话长。
柳黄延返照,苧白应新凉。
恶璧沉海气,待珠开夜光。
我罍犹未耻,愿早贲林堂。
今日之日一年始,三百六十年之终。
云物昭回天杲杲,风光澹荡气融融。
商量柳色绿少许,烂漫梅花白大同。
无事此杯椒柏酒,老夫不觉笑颜红。
春早拿舟闻鹊鸣,病馀勉强竹庄行。
开年数日匆匆易,向老逢人往往生。
阴陇瘦姿松抱冷,雪洲芳意草知晴。
稍通酒?聊乘兴,亦漫诗篇度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