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往桃林放,淇园别样春。
翠阴风有约,嫩绿地无尘。
短笛由歌曲,疏篁对主宾。
倒骑归去也,儿女笑相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田园牧歌图景。诗人以“不往桃林放,淇园别样春”开篇,巧妙地将桃花林与淇园对比,暗示了淇园之春的独特魅力,不同于桃林的热闹,这里有着别样的宁静与生机。
接着,“翠阴风有约,嫩绿地无尘”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淇园内绿意盎然、清风拂面的景象,仿佛每一缕风都与这片翠绿有着约定,带走了尘世的喧嚣,留下了纯净与和谐。
“短笛由歌曲,疏篁对主宾”则进一步渲染了淇园的氛围,悠扬的笛声在竹林间回荡,与主人和宾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最后,“倒骑归去也,儿女笑相迎”以生动的细节收尾,描绘了牧童倒骑牛背,满载着一天的快乐与收获,回到家中,受到家人欢声笑语迎接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家庭的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淇园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兜率浑閒事,天然显地灵。
一泓冰解冻,千古圣同清。
磨墨题新句,辞官濯旧缨。
我曾三载读,对此学惺惺。
秀峤钟灵异,叶冈脉络承。
窗含五夜气,天假一篝灯。
漏尽钟初动,云迷酒未醒。
翰林香不断,吹过竹山亭。
岑接千年秀,门当一岭青。
地经前代相,天作大家屏。
轮辙邈无迹,冠裳彷有形。
高山动仰止,从此继芳声。
一鉴方塘晓,天机云自然。
羽鳞昭上下,道体是浑全。
物物一太极,纷纷同本原。
凭栏人不语,悟入几玄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