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的《送吕梅实还闽中》。诗中以送别为题材,描绘了送行者在南浦边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以及对友人归途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思念。
首句“送君南浦月”,以月夜的宁静氛围开始,营造出送别的凄美景象,月光洒在南浦之上,映照着离别的身影。接着,“归去武夷西”点明友人的归程方向,武夷山位于福建,与“闽中”呼应,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回归故里的路途。
“远水微分岸,流云不住溪”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远处的水面与岸边若隐若现,流云在溪流上飘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友人行程的不确定性和旅途的漫长。
“久居相见惯,忽别倍情悽”则表达了送行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长时间的相处让彼此之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而突然的分别则让这种情感变得更加浓烈和哀伤。
最后,“慰我相思处,山中有旧题”一句,寄托了送行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友人离去,但心中仍有慰藉,因为山中留有友人曾经的痕迹,这成为了思念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沉,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