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错愕岭

错愕复错愕,度之若升天。

居然蜀道险,落在吾眼前。

三上五回顾,十行九步颠。

扪云手不定,跻险脚在肩。

峰欲压面堕,石疑撑背穿。

景奇心颇快,路迫愁仍煎。

前得平者笑,后遭危者怜。

汗落不可掬,息阴坐茫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错愕岭时的艰难与壮丽景象。开篇“错愕复错愕,度之若升天”便以强烈的感受开篇,将读者带入一种既惊且喜的情绪之中。接下来,“居然蜀道险,落在吾眼前”,诗人直面险峻的蜀道,将其比作触手可及的天梯,形象地展现了道路的高耸与险峻。

“三上五回顾,十行九步颠”则通过具体的行动细节,展示了攀登过程的艰难与挑战。诗人三次上山,五次回望,每走十步就有九步是在颠簸中前进,生动地刻画了攀登的不易。接着,“扪云手不定,跻险脚在肩”进一步描绘了攀登时的艰难,手触摸云层却难以稳定,脚甚至仿佛踩在肩上,形象地表现了攀登的危险与艰难。

“峰欲压面堕,石疑撑背穿”更是将险境推向极致,山峰似乎要压下来,石头仿佛要穿透背部,营造出一种生死一线的紧张氛围。然而,尽管面临如此险境,诗人并未被吓倒,反而“景奇心颇快”,面对奇景,内心感到快意。但随之而来的是“路迫愁仍煎”,道路的逼仄与艰难让人心生愁绪,仿佛煎熬一般。

最后,“前得平者笑,后遭危者怜”描述了攀登过程中不同人的反应,前面遇到平坦之路的人会发出笑声,而后面遇到危险的人则会引人同情。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反映了人性中的共情与乐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险境时的勇气、坚韧与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挑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1)

沈明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徐凫岩瀑布

清晨理遥策,白昼临穹崖。

嵚岩怖鬼胆,郁律相喧豗。

无风急飘雨,潜壑奔晴雷。

诧目银汉泻,心惊摧素麾。

凉雪朱明溅,截冰堕寒威。

忘疲强临瞰,剧恐神理违。

战钦慄股坠,临深诫堂垂。

幽贞神明持,庶与同心偕。

形式: 古风

登妙高台远瞩

西陟何崔嵬,崇基夙曾构。

白云荡空阶,红壁射高溜。

万岭盘斗蛟,中区显孤秀。

五色纷以披,春阳逗云岫。

阴霾开昨寒,迥涧回今昼。

田霞耕阪叠,溪霜响林漱。

西教肃瞿昙,狞猛驯山兽。

藤结秋干龛,钖鸣秋冰甃。

乃兹荒秽场,苍莽穴鼯鼬。

坐以息纷拿,内典竟渊究。

神理当自超,局影多瘢垢。

眺望遥峰长,兹心敢终负。

形式: 古风

三江亭瞩眺

徼海极东陲,崇城委纷瞩。

暾然树灵曦,扶桑冒天绿。

近睹馀夙悲,遐瞻憺孤恧。

双霍辟鸿扉,翠碣三韩矗。

众屿撒星洲,诸夷奠荒服。

屃屃渺禆瀛,神鳌绾坤轴。

六足负空大,九首滞盈缩。

万里眉睫平,天风载黄鹄。

鞭塞嗤祖龙,王鄞趋鬼谷。

夷亶不可求,畴将扣徐福。

渤海刷春波,兹辰聊寓目。

形式: 古风

与黄山人孔昭林太守登卿登狼山支云塔

古塔名支云,岁月卒未纪。

苍茫见孤标,直插青天里。

山海拥金莲,乾坤落天柱。

四面刚风吹,白日不得止。

俯视飞鸟背,站站去如驶。

郡官破万缗,丹青焕如此。

秋光满扬州,旷然见千里。

雕甍触落日,丹槛吸溟澨。

脚下走鱼龙,眦前裂风雨。

吴楚几大邦,共此长江水。

阴气青濛濛,沧桑变无已。

回首问海若,登临复能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