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画面。首句“石上菖蒲绿满丛”,点出山间自然环境的生机盎然,菖蒲生长繁茂,给寂静的山石增添了绿色的活力。接着,“石根水竹傍梧桐”进一步描绘了山泉、竹林与梧桐树共生的景致,显示出诗人居所的雅致和静谧。
“人来此地见山碧,月未冷时如日红”两句,通过人的视角,强调了山色的碧绿和月光的温暖,仿佛在白天也能感受到夜晚的柔和。这种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诗意氛围。
“春水有声通北涧,晚花无信误东风”写的是春天的流水潺潺,与北边的溪流相连,以及晚间的花朵似乎被东风错认为是春天,迟迟未凋谢,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留恋。
最后,“人间不是高寒地,那得春红入夏中”以反问收尾,揭示出诗人对于春红能在夏季延续的惊叹,暗示了他对自然季节流转的感慨,也寓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微妙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山别业的优美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时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