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阎秀才汉臣食兔

兔诚中山族,中古稍分裂。

唐虞用大牲,虽有目未瞥。

䨲孙能飞仙,飘忽天汉决。

不逢易牙试,厥胄几泯灭。

羿弧殒阳乌,曾不弋在穴。

王良马慢忌,扑握几奔掣。

初遭赳赳子,鼎饪饫毛血。

中逢宋鹊窘,饥吻啄原雪。

叔世削格多,星迸失行列。

蹄穷不得逸,如鼠限高闑。

应怜蚌潜水,暴腹想江月。

唇亡欲谁语,竟死犹结舌。

肩尻弱易解,狼藉腥尺铁。

抽毫置筠管,复苦蠹鱼齧。

论功在册府,微物推尔杰。

剡藤光夺缣,抄记良琐屑。

北邻阎夫子,尚忍资杯啜。

得诸韩卢口,实以彊暴劣。

作诗誇芳美,此誉宁所悦。

不如狐膏臊,质贱甘弃绝。

冢妖老通数,藤索夜空设。

尔曾不及彼,就获徒内热。

聆声无耸耳,当学缩颈鳖。

吾君阜万物,沛若泽未竭。

谁能复古初,此味傥可缺。

形式: 古风

翻译

兔子确是中山族,古代渐渐分散开。
唐虞时代用大祭品,虽有眼睛却未察觉。
䨲孙能成仙,轻盈地穿越天河边。
没遇到易牙的毒辣考验,它们种族几乎灭绝。
后羿射下太阳鸟,从未在洞穴中捕猎。
王良驾车马性急,差点失控狂奔。
初次遭遇勇猛小子,被烹煮饱含血腥。
中期遇见宋鹊困境,饥饿的嘴啄食雪地。
末世规矩苛刻,星辰散乱失去秩序。
无法逃脱,如同老鼠被困高门。
或许怜悯水中的蚌,暴露腹部想江月。
嘴唇消失无处诉说,至死仍紧闭嘴巴。
身体柔弱易受伤,狼藉的腥血沾满铁器。
提笔写字在竹简,又苦于蛀虫啃噬。
功劳虽小载入史册,微小事物也推崇你杰出。
剡藤的光泽胜过丝帛,抄录之事琐碎繁多。
北邻阎先生,尚且忍心用它饮酒。
这赞誉来自韩卢之口,其实它粗暴低劣。
夸赞诗歌之美,这样的赞美何足挂齿。
不如狐狸的油脂腥臭,虽贱也甘愿被遗弃。
墓穴中的怪物,夜晚用藤索设陷阱。
你甚至不如它们,被捕获只会内心焦虑。
听到声音不应惊慌,应学缩颈的乌龟。
我们的君主丰饶万物,恩泽如海未曾枯竭。
谁能恢复初始状态,这样的美好怎能缺失。

注释

中山族:古代的一个兔子族群。
唐虞:传说中的远古时期,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
大牲:祭祀时使用的大型牺牲。
䨲孙:神话中的仙人。
易牙: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宠臣,以烹饪技艺著称,此处代指毒辣之人。
阳乌:太阳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
王良:古代驾车高手。
鼎饪:烹煮食物的大锅。
宋鹊:可能指某种困境中的鸟类。
阎夫子:对邻居的尊称,阎指姓氏。
韩卢:古代名犬,此处比喻某人。
冢妖:墓穴中的鬼怪。
缩颈鳖:形容谨慎小心的人。

鉴赏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八)

平生惟亲旧,相得怀抱敞。

宁知老田里,三径得还往。

结庐在人境,此意陶令赏。

但话北窗凉,何必羲皇上。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七)

黄冠一奇士,教我漱华池。

茅檐夕坚坐,见月柳间低。

水虫时一出,细浪作鳞差。

流观起百虑,内视失群疑。

形式: 古风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六)

自从移居来,城市益啾扰。

如何跬步近,亦有鹭下沼。

朅来欲骋骛,诘曲故百绕。

人间南柯梦,方此犹复小。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五)

物养有得失,瘠地江河隈。

亭槛但小草,山林自奇材。

我有八极兴,聊堪一席开。

长啸本造适,悲风为谁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