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山寺

正午风色高,遂泊苍溪县。

层崖抱林木,有寺藏葱茜。

出船步危磴,荫密颇萦转。

上到金仙家,缘空列台殿。

修篁挂悬溜,坐觉炎暑变。

老僧晓经论,言语何贯穿。

引我上高阁,阑干俯江面。

寥寥百里内,山水尽奇观。

谁谓羁旅中,所见皆所愿。

汀洲白鸟聚,井邑青烟散。

乐此暮忘归,疏钟起岩畔。

徙倚下松门,尚怪舟人唤。

形式: 古风

翻译

正午时分风势强劲,于是停船在苍溪县。
层层崖壁环绕着树木,有一座寺庙隐藏在翠绿之中。
走出船舱踏着陡峭的石阶,阴凉浓密让人转悠不止。
上到金仙寺,沿着空旷的平台和殿堂排列。
修长的竹子挂着水滴,坐着就感觉炎热消退。
老僧诵经论道,言辞流畅深邃。
他引领我登上高阁,凭栏远眺江面。
在这百里之内,山水景色无一不令人惊叹。
谁说旅途中所见并非所愿?
水边洲渚白鸟聚集,村落炊烟袅袅散开。
沉浸在这傍晚的乐趣中,忘记归途,山岩旁传来稀疏的钟声。
徘徊在松门之下,还惊讶于舟子的呼唤。

注释

正午:中午时分。
泊:停泊。
层崖:层层崖壁。
藏:隐藏。
危磴:陡峭的石阶。
荫密:阴凉浓密。
金仙家:金仙寺。
缘空:沿空旷。
悬溜:悬挂的水滴。
炎暑变:炎热消退。
晓经论:清晨诵经论道。
贯穿:流畅深邃。
高阁:高处的阁楼。
阑干:栏杆。
寥寥:稀少。
奇观:奇特的景观。
羁旅:旅行。
所愿:心中的愿望。
汀洲:水边洲渚。
井邑:村落。
疏钟:稀疏的钟声。
岩畔:山岩旁。
徙倚:徘徊。
尚怪:还惊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正午时分乘船停泊于苍溪县的情景。开篇即以“风色高”、“遂泊苍溪县”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画面。随后,“层崖抱林木,有寺藏葱茜”则细致地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幽深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诗人步行于危险的磴道,通过“荫密颇萦转”一句,可以感受到他对周遭环境的仔细观察和欣赏。接着,“上到金仙家,缘空列台殿”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好奇心,还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修篁挂悬溜,坐觉炎暑变”一句,则是对环境与内心感受的一种交融,通过外在景物的变化来反映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老僧的出现,“老僧晓经论,言语何贯穿”,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也让诗歌带上了哲理的深度。

“引我上高阁,阑干俯江面”一句,将读者带到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让人能够鸟瞰全貌。随后的“寥寥百里内,山水尽奇观”则是对这片景致的极致赞美。

最后,“谁谓羁旅中,所见皆所愿。汀洲白鸟聚,井邑青烟散。乐此暮忘归,疏钟起岩畔。徙倚下松门,尚怪舟人唤。”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好风景的留恋,以及心境的自在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绕飞泉山入东谷饮古井良久去作大雨咄之以诗

长虹落天帔,万丈截群岭。

蟠身下深谷,俯首饮古井。

居人莫之指,况复敢引领。

幡然绕空去,云雾变俄顷。

乾坤为之黑,喷雨极暴猛。

崩流汇沟澜,巨涨没四境。

民田一漂荡,多稼不可省。

此物盖虫类,闻亦具头颈。

淫沴之所生,诗传载为眚。

朝西暮东出,辄与日对影。

夫何此凶孽,得使乘时逞。

高风扫寥廓,一帚昏秽净。

煌煌太阳起,隙穴被光景。

群阴逐海内,此物应远屏。

形式: 古风

还友人诗卷

作诗所患格不高,君今已得诗中格。

吾乡风物最清丽,君向其间作诗客。

定馀绝景在幽深,更欲烦君用刀尺。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依韵和子瞻游孤山

跨明越,压苏湖,钱塘风物天下无。

玉峰孱颜石穿漏,雪海浩荡潮喧呼。

旧尝持之诧吾孥,会挈尔去相与娱。

宦游若不来此都,腰间綵组徒云纡。

子瞻凤咮新结庐,日哦其间兴不孤。

平生美志自偿足,休问满眼生萑蒲。

有物可比中鄙夫,蜉蝣朝生死于晡。

公攘显夺入胠箧,骄稚无乃非良图。

子瞻之乐固有馀,辨说是非从鲁蘧。

我今有索君勿逋,归日好景为我摹。

形式: 古风

侠客行

紫髯围碧瞳,勇气炙坐热。

生平脱羁检,少小服义烈。

堂堂吐高论,牙齿若嚼铁。

宝剑压䏶横,谁耻我可雪。

酣歌入都市,当面洗人血。

常言荆轲愚,每笑豫让拙。

事已不受谢,门前车马绝。

自谓取功名,焉能由笔舌。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