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越春秋

口血才乾又复雠,总无诚意为东周。

夫差只爱容狂佞,勾践殊能用智谋。

槜李郡还舆土广,姑苏台就鹿麋游。

高情独羡陶朱子,万顷沧波一叶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读吴越春秋》由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对吴越争霸时期复杂人性与政治智慧的思考。

首联“口血才乾又复雠,总无诚意为东周”,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吴越两国之间频繁的复仇与争斗,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缺乏真正诚意的一面,暗含对东周时期诸侯国间关系的讽刺。

颔联“夫差只爱容狂佞,勾践殊能用智谋”,将目光聚焦于两位历史人物——夫差与勾践。夫差因宠爱奸佞而失策,导致最终败亡;而勾践则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忍辱负重的精神,成功复仇并成就霸业。这一对比鲜明地展现了智谋与权力的较量。

颈联“槜李郡还舆土广,姑苏台就鹿麋游”,通过描述夫差在槜李地区扩张领土,以及后来在姑苏台上的荒淫生活,进一步描绘了他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微妙关系。

尾联“高情独羡陶朱子,万顷沧波一叶舟”,将视角转向了陶朱公(范蠡),表达了对这位智者淡泊名利、隐退江湖生活的向往。通过与前文的对比,突出了智谋与道德、权力与自由之间的价值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人性、权力与智慧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姑苏台有感

何事夫差日渐淫,都将兴废付登临。

霸图反手归尝胆,醉魄流涎属捧心。

台土尚存芳草合,鹿麋空卧古苔深。

唯应胥口波涛急,百折东流感至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夜过江州伪汉故都

此地当年建翠华,歌钟云沸五侯家。

眼前谁是池中物,身后徒为井底蛙。

午夜长风催桂楫,满江明月浸芦花。

琵琶哀怨今安在,惟有荒城寄宿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泊舟左蠡寺

鸣雁嗈嗈集野田,白沙如雪照行船。

秋风一阻经三日,客子重游已二年。

左蠡碧流烟雨外,匡山青落酒杯前。

空林老衲犹思治,解说王师奏凯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鲁志敏往番阳兼讽谕吴德广

江左谁为保障臣,感时临别重敷陈。

兰陵大飨千秋祀,越国终全六郡民。

莫倚峻关严虎豹,好图高阁画麒麟。

灯前预拟旋归日,联辔莺花二月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