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同范景仁寄修书诸同舍

烈火非不猛,不耗百鍊金。

寒霜非不严,不彫竹柏林。

小人势利合,倾覆无常心。

君子道德亲,白首犹视今。

诸君闺台秀,相得如璆琳。

离群一昔期,乃尔动悲吟。

古风久已衰,交道日颓侵。

愿名思友操,播之清徽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烈火并非不猛烈,但它不会消耗百炼的黄金。
严寒的霜雪并非不严厉,却不会雕琢竹柏林木。
小人势利,常常变心,难以信赖。
君子以道德为亲近,直到白头仍珍视当下。
各位闺秀才子,相互间如同璆琳般光彩照人。
一旦离开群体,竟会引发悲伤的低吟。
古风早已衰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渐衰退。
但愿我们的名声能像思念朋友那样真诚,流传在清雅的琴声中。

注释

烈火:比喻强烈的困难或挑战。
百鍊金:经过多次锤炼的珍贵金属。
寒霜:比喻严峻的考验。
小人:指品德卑劣的人。
势利合:趋炎附势,利益结合。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白首:一生,至老。
相得:相互契合。
璆琳:美玉,比喻人才出众。
离群:离开群体。
悲吟:悲伤的吟唱。
古风:古代的风气。
交道:人际交往。
清徽琴:象征高雅的音乐,比喻纯洁的友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和道德的珍视以及对时世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烈火与寒霜的比喻,强调了真金和坚贞不屈的品格,不被外界的考验所动摇。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因为小人往往势利而无常心。

君子道德亲一句,则表达了对君子之道的崇尚,认为真正的君子以德为本,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白发老人依旧怀念往昔。"诸君闺台秀,相得如璆琳"则描绘了一群志趣相投之士的情谊,如璆琳般珍贵和美好。

然而,诗人随后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因一日不见便感到悲痛。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古风久已衰,交道日颓侵"则是说过去那种美好的交谊和道德已经逐渐消失,朋友之间的情谊也在日渐消退。

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意将这份情谊与友操(即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或信念)传唱于清徽琴之上,以此寄托对友谊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恋。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真挚友情和道德坚守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变化的忧虑。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御沟.观试骑射

阊阖风正清,觚棱日初媚。

材雄集便殿,玉座亲临视。

三河侠少儿,初识天子贵。

天山汗血骝,蹀躞金镮辔。

扬鞭秋云高,顾盼有馀锐。

萦回势可观,罄控动如志。

毫釐应心目,审固参身臂。

鸣弦电雹惊,寸的冰瓦碎。

龙颜薄笑春,喜色连傍侍。

旦为徒步人,暮作彯缨使。

扬扬出九门,亲友生意气。

须知天地德,慎勿忘所自。

黠羌犹旅拒,猃狁方繁炽。

求为忠义臣,无负搜罗意。

形式: 古风

景福东厢诗.即日

枍栺留深殿,仓琅秘九门。

日长人对直,风迥燕高翻。

林有萧疏意,云无片缕痕。

钧天真自到,不独暂飞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御沟.怪石

昔去江湖乡,来与松桂接。

圭角老龙脊,锋棱秋剑铗。

历乱枯苔点,交横败莎叶。

会使成都人,更取神蓍揲。

形式: 古风

景福东厢诗.柏

落落抱高节,秀出青云端。

无言涧谷幽,自致宫庭难。

芳风袭玉宇,馀露分铜槃。

不使万年木,嘉名高岁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