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其一)

白云浩浩秋色,碧涧泠泠雨声。

坐得松阴过石,先生酒醒诗成。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林小景。首句“白云浩浩秋色”,以浩瀚的白云和秋日的景色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广阔与自然的壮丽。次句“碧涧泠泠雨声”,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氛围,通过潺潺的溪流声和细雨的滴落,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静谧、湿润的世界,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接着,“坐得松阴过石”一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作为媒介,让读者仿佛亲眼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坐在松树的阴影下,随着时光的推移,石头也似乎被岁月所刻画,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捕捉。

最后,“先生酒醒诗成”一句,既是对诗人创作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在酒意微醺之后,诗人的灵感如泉涌出,一首佳作应运而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他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灵感的瞬间,以及将这份灵感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6)

杨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景(其二)

雨雨风风路迷,断桥流水平堤。

出门苔径泥滑,唤取扁舟过溪。

形式: 六言诗 押[齐]韵

赤山闲居

抱膝长吟梁父,折腰宁愧乡儿。

酒呼白堕朝饮,米杂雕胡晚炊。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濯清亭

半江落日高树,两岸清风短莎。

莫怪沧浪水浊,迩来濯足人多。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画三首(其一)

芙蓉江上秋色,杨柳堤边月明。

莫教西轩种竹,客中无奈秋声。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