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存素画黄山云海障子

昔逢海客谈瀛洲,苍茫气象无能侔。

我欲向之问端倪,但指天际云悠悠,即云即海空外流。

今看好手弄狡狯,满纸淋漓吁可怪。

不知墨气并云气,唯见紫澜万叠声澎湃,即海即云壁上挂。

我闻黄山之云天下奇,仙灵变幻那得知。

欲往观之劳我思,异境恍惚移于斯。

一缕初生上遥汉,烟交雾集渐浩瀚。

云作奇峰峰作云,云峰片片相凌乱。

俄然南北东西合,浮天没地无边岸。

三千白月照难穷,九万长风吹不散。

神仙欲到辄引去,河伯无端望洋叹。

云邪海邪谁能判,咫尺相从游汗漫。

乃是三十六峰入臂腕,扫却一片锦绣段,非海非云任君看。

画理通化工,对之开心胸。

我将陋木华之《海赋》,隘屈子之《云中》。

契达观于漆园,等妙谛于大雄。

天地溟悻,古今混同。

何有乎日月之循环,宇宙之始终。

而况人世之得失穷通,一一归虚空。

精灵忽与丹青聚,置身已在天都峰。

囊括千朵万朵之芙蓉,割取千间万间之琳宫,踏倒千年万年之长松。

誓从王夫子,游戏入无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缙的《题王存素画黄山云海障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黄山云海图景。诗人以昔日海客所述的瀛洲仙境为引子,表达了对眼前画作的惊叹。他赞赏画家的技艺,认为画面中的云海变幻莫测,仿佛真实存在于壁上,与黄山云海相映成趣。

诗人将黄山云海的奇幻与仙灵变化相提并论,表达出想去亲身感受的愿望,但又感叹其遥不可及。接着,他细致描绘了画中云雾的动态变化,如峰峦起伏、烟雾弥漫,展现出云海的壮丽和深远。他借用“三十六峰入臂腕”这一夸张手法,赞美画作的精妙,认为它超越了海与云的界限,可供人们自由欣赏。

最后,诗人将画作的艺术魅力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认为它启发人心胸开阔,与自然、天地、古今融为一体。他将自己的诗歌与前人的作品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王存素画技的敬佩。整首诗充满了对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4)

汪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峰读书

借来客舍是禅居,爱坐闲窗夜色虚。

涧水时闻风断后,竹林渐白月生初。

难从支遁亲调鹤,且学天随晚著书。

心地喜无元字脚,何妨门外问三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怀古.关中

四海嗷嗷万姓荒,只供一炬爇阿房。

贾生从此传三论,秦帝空矜毕六王。

西去天连蜀栈迥,东来地接雒川长。

但教莽莽看形胜,据此金汤那得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怀古.武昌

大江东去路漫漫,孰向烟波老钓竿。

三国战争年最少,一家豪杰古来难。

指囷意气迎诸葛,顾曲风流走阿瞒。

从使称臣频上表,依然半壁拟龙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怀古.野僧

直入山中去,山中别有天。

把茅黄叶路,洗菜白云泉。

山月照初定,松风吹早眠。

此心无处住,随处好安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