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东华山的壮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诗人伍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东华山的巍峨、幽静、清雅与雄奇融为一体。
首句“东华高嵯峨,幽胜冠今古”直接点出东华山的地理位置和独特魅力,它在古今中都占据着超凡的地位。接下来,“禅房卧白云,籁空静尘土”描绘了山中禅院的宁静与超脱,白云缭绕,仿佛与世隔绝,尘嚣尽去,心灵得以净化。
“悬壁削芙蓉,丹枫衬红雨”则展示了山壁的峭立与色彩的丰富,如同芙蓉般精致,丹枫在雨中更显鲜艳,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接着,“竹月粘碎金,松风集鸣杵”运用比喻手法,竹叶在月光下闪烁如碎金,松涛声中似乎有捣衣声回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一涧玉龙嘶,千仞飞鸟舞”描绘了山涧的清澈与飞鸟的自由,玉龙般的水流发出悦耳的声音,千仞之高的山峰上,飞鸟翱翔,自由自在。最后,“翠色摇沧溟,雄螺跨天府”以大海和天空为背景,进一步强调了东华山的广阔与雄伟,翠绿的山色在海天之间摇曳生姿,雄螺(可能指某种山峰或地标)跨越天际,象征着东华山的非凡地位。
“岩花染素流,秋月漾寒渚”则是对岩石间花朵与流水的细腻描绘,秋月下的寒水泛起涟漪,增添了几分凉意与诗意。最后,“有客邀我游,扪萝觅仙侣”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索山林的乐趣,以及寻求心灵深处的伴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东华山的自然景观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