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台城路·题蒋盥庐师庾岭探香图》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边楼阁中笛声凄厉的画面,借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中“江楼玉笛声凄戾”一句,将听觉与视觉巧妙结合,笛声的哀怨与江楼的静谧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枝头翠羽惊散”则以动衬静,通过鸟儿的惊飞反衬环境的宁静。
接下来,“何处罗浮,山遮海隔,花与罗浮同远”几句,运用象征手法,将罗浮山作为远方的象征,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而“流年暗转”则暗示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让人不禁感慨时光易逝。
“问香雪千岩,摧残何限”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香雪比作美好的事物,而“摧残何限”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时间侵蚀的无奈和惋惜。最后,“漫妒髯苏,桄榔村外几回见”一句,通过对比苏轼的才华与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