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耿拾遗归上都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

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耿拾遗归上都》。诗中充满了对远去朋友的无限思念和深深不舍,以及对于自己处境的感慨。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壮丽而又带有几分孤寂的画面,诗人设想朋友如同远离至边陲的旅人,返回秦地,而自己则静坐对着水流与山峦,感受到春光的匆匆。这里的“天畔”指的是遥远的地方,“独归”表达了朋友孤单的旅途,而诗人的心境则是“欲暮春”,似乎整个春天都要随着朋友的离去而逝去了。

"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

这两句则更加深沉和悲凉,“穷海”和“无限路”形容了分别的艰难与远方的广阔,而“隔河征战”则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分离之苦,"几归人"更是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重聚的渺茫。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深,泪水如溪流般连接着遥远的长安,而自己的身体却仿佛被高山重重地困住,无法脱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当他想起朋友在邮亭的身影时,他不禁停下了马匹,陷入深深的忧思之中。而当他向西远眺,只能看到的是飞扬的尘土,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心中的哀愁无法排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友谊之情与对战争分离的无奈。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袁处士

闲田北川下,静者去躬耕。

万里空江菼,孤舟过郢城。

种荷依野水,移柳待山莺。

出处安能问,浮云岂有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袁明府之任

既有亲人术,还逢试吏年。

蓬蒿千里闭,村树几家全。

雪覆淮南道,春生颍谷烟。

何时当莅政,相府待闻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崔升归上都

旧寺寻遗绪,归心逐去尘。

早莺何处客,古木几家人。

白发经多难,沧洲欲暮春。

临期数行泪,为尔一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崔处士先适越

山阴好云物,此去又春风。

越鸟闻花里,曹娥想镜中。

小江潮易满,万井水皆通。

徒羡扁舟客,微官事不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